[发明专利]干油润滑流量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1037.3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谷百宁;孙仁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N23/00 | 分类号: | F16N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曹珂琼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板 阀体 芯轴 膜片压盖 圆锥 微动开关 复位装置 干油润滑 流量监测 流量开关 密封膜片 密封组件 出油口 进油口 触头 阀孔 阀芯 螺塞 锥阀 复位弹簧套 端板固定 复位弹簧 滑动连接 空腔连接 导向孔 第一端 弹簧 空腔 容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油润滑流量开关,包括流量监测锥阀和微动开关,流量监测锥阀包括阀体、阀芯、复位装置和密封装置,阀芯包括芯轴和圆锥部分,芯轴与阀体之间形成空腔;阀体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出油口通过阀孔与空腔连接,进油口通过阀孔与圆锥部分连接;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和端板,复位弹簧套设在芯轴上,弹簧的第一端与圆锥部分接触,第二端抵在端板上,端板固定在阀体上,端板通过中心的端板导向孔与芯轴能滑动连接;密封装置包括密封膜片、膜片压盖和螺塞密封组件,密封膜片的第一端面与端板和芯轴接触,第二端面与微动开关的触头和膜片压盖接触,膜片压盖固定在阀体上,膜片压盖的中部容纳有微动开关的触头,螺塞密封组件与圆锥部分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油润滑流量监测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干油润滑流量开关。
背景技术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主要是由一个干油泵和多个分配器进行组合而成的开环系统,系统末端润滑点的供油状态往往无法实现在线监测,在一些难以人工检查润滑状况的恶劣环境下,由于润滑设备故障、管路泄漏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末端润滑点供油不到位,进而造成设备损失的事故。
干油润滑流量开关是指在干油润滑管路中监测润滑脂是否通过的监测开关,当有一定的流量通过,输出开关量高电平信号,当没有流量通过,则输出开关量低电平信号。将干油润滑流量开关安装到待监测的润滑点前端,可实现对润滑点的润滑状况监测,防止由于润滑不到位而对工作设备造成更大的危害。
现在的干油润滑的流量监测有齿轮马达+编码器结构和分配器+柱塞指针+微动开关结构。前者结构复杂,易堵塞,价格较贵;后者结构复杂,体积大,容易泄漏。难以在集中润滑末端润滑点状态监测中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油润滑流量开关,弥补了现有的干油润滑中的润滑监测盲点,对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末端润滑点的甘油润滑状态进行在线监测。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干油润滑流量开关,其包括流量监测锥阀和微动开关,所述流量监测锥阀包括阀体、阀芯、复位装置和密封装置,所述阀芯包括芯轴和圆锥部分,所述芯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圆锥部分相连,所述芯轴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阀体上相对的位置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所监测的润滑管路相连,所述出油口通过阀孔与所述空腔连接,所述进油口通过阀孔与所述阀芯的圆锥部分连接;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和端板,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阀芯的芯轴上,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阀芯的圆锥部分接触,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抵在所述端板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端板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端板通过中心的端板导向孔与所述阀芯的芯轴的第二端能滑动连接;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膜片、膜片压盖和螺塞密封组件,所述密封膜片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端板的第二端面和所述阀芯的芯轴的第二端面接触,所述密封膜片的第二端面与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和膜片压盖接触,所述膜片压盖固定在所述阀体上,并对所述密封膜片进行固定,所述膜片压盖的中部容纳有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所述螺塞密封组件与所述阀芯的圆锥部分连接用于密封。
优选地,所述膜片压盖和所述阀体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压盖垫片。
优选地,所述端板上设有环形槽和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和环形槽位于所述空腔的上方,所述环形槽与所述端板导向孔共圆心,且所述环形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端面导向孔的直径,所述多个通孔均布在所述环形槽内。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4个。
优选地,所述密封膜片为橡胶膜片。
优选地,所述螺塞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螺塞和螺塞垫片,所述螺塞垫片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密封螺塞的横截面积,所述密封螺塞的第二端面与所述阀芯的圆锥部分接触,所述密封螺塞的第一端面与所述螺塞垫片接触,所述螺塞垫片固定在所述阀体上。
优选地,所述膜片压盖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所述阀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1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