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糖铁在制备治疗高磷血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7030.4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1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仇立志;王京端;展筱林;卢伟伸;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3/26 | 分类号: | A61K33/26;A61K31/715;A61P3/12;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糖铁 复方氢氧化铝片 碳酸钙 高磷血症 结合率 咀嚼片 碳酸镧 制备 磷酸盐吸附剂 显著性差异 降磷 治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多糖铁在制备降低磷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降低磷的药物是指治疗高磷血症的药物,所述降低磷的药物是指磷酸盐吸附剂。多糖铁的磷结合率和复方氢氧化铝片、碳酸钙D3片和碳酸镧咀嚼片的磷结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在相同剂量下多糖铁降磷效果优于复方氢氧化铝片、碳酸钙D3片和碳酸镧咀嚼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糖铁的新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多糖铁在制备治疗高磷血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磷是人体的一种基本物质,参与构成脂肪、蛋白质、细胞膜,是组成能量磷酸盐复合物的基本成分,约占人体重量的1%,成年人体中约含600~900g,其中有85.7%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磷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中磷在2.5-4.5mg/dL(0.81~1.45mmol/L)之间波动。
当人体摄入过量磷元素时,很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易碎、牙齿蛀蚀、明显缺钙、精神萎靡不振的现象,甚者出现高磷血症。当人体摄入的磷元素缺乏时,会导致牙龈溢脓,同时影响钙元素的吸收,从而引起佝偻病等疾患,还会使人感到虚弱无力、全身疲劳、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磷过量或者缺乏,都将严重影响人体的生命健康。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尤其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见于80%的透析患者。长期的高磷血症可以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维生素D代谢障碍,还能引起心脑血管病变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是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现在临床上通过合理的调节磷代谢减少心血管的并发症、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慢性肾衰竭,是降低肾脏病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目前,临床上磷结合剂主要由两种,一种是传统型磷结合剂;另一种是新型磷结合剂。其中,传统型磷结合剂以含铝、钙成分为主。因含铝成分的磷结合剂副作用较大,临床上已很少使用。而含钙磷结合剂目前仍然在临床中使用,不过长期使用会导致血清钙水平升高、血管钙化等高钙血症的症状。新型磷结合剂以碳酸镧为主,降磷效果明显,副作用少,但是价格昂贵,对于不堪负重的患者而言,即使它们比传统磷结合剂有更多优势,但也让患者望而却步。
多糖铁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具有含铁量高,疗效好,副作用小、配合物稳定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多糖铁在制备治疗高磷血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多糖铁在制备降低磷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降低磷的药物是指治疗高磷血症的药物。
还可以为,所述降低磷的药物是指磷酸盐吸附剂。
所述的多糖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反应罐中加入1000-1200重量份28%—36%浓度的六水合三氯化铁水溶液和750-790重量份20%—30%浓度的糖浆,在60-90分钟内将700-1100重量份20%浓度的碳酸钠水溶液加入反应罐中,控制反应温度为0-10℃,搅拌至反应完毕;B.加入500-650重量份2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升温至55-85℃,反应时间为90分钟以上,得到反应液;C.加入等体积的沉淀剂,离心固液分离,所得沉淀物再加入30%-70%的沉淀剂洗涤二次,干燥,即得多糖铁复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反应罐是夹层反应罐,优选为夹层搪玻璃反应罐或者夹层钛反应罐。
优选的,所述的多糖铁的制备方法的步骤B:加入500-650重量份2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升温至55-65℃,搅拌15-30分钟,然后升温至75-85℃,反应90分钟以上,得到反应液。
进一步,所述的多糖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7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