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基保温材料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1167.9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0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英;张日希;吴月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始县泰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6 | 分类号: | C04B28/16;C04B38/02;C04B38/10;C04B111/40;C04B11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445300 湖北省恩施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保温材料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保温材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保温材料基体,所述保温材料基体包括载体,保温粉体;S2:制备胶粘微囊和发泡微囊;S3:在设定的模具中按照比例将所述保温材料基体,导电微囊胶粘微囊和发泡微囊混合;S4:利用高频线圈通电使所述微囊发生微爆,利用所述胶粘微囊将所述保温材料基体胶粘成整体,利用所述发泡微囊在所述整体内部产生气泡;S5:通过在模具中或者所述整体填充到实际工程部位,加入适量的拌合水获得水泥基保温材料。采用该发明生产的水泥基保温材料,具有施工简单,材料匀质性好,保温隔热性能优异,强度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建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基保温材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自从19世纪初被发明以来,由于其作为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因此广泛被运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上。由于以水泥为主的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成为了目前应用最广的最大宗建筑材料。
传统的水泥基材料虽然导热系数比钢材材料低,保温隔热性能要优于钢材材料。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物隔热保温是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环境和使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能耗在人类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一般在30-40%,绝大部分是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故建筑节能意义重大。现有技术中通过水泥基材料制作成保温材料通常是在水泥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一些物理或者化学发泡剂,形成发泡板,但是对气泡的控制和分布难以控制,对保温材料整体的导热系数不均匀,而且对实际搅拌和施工工艺要求较高。传统的水泥基材料通常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导致制成的保温材料整体强度较低。因此导热均匀的易于施工的水泥基保温材料的技术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泥基保温材料的生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泥基保温材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保温材料基体,所述保温材料基体包括载体,保温粉体,所述保温粉体包括胶凝材料,保温材料;
S2:制备胶粘微囊和发泡微囊,所述胶粘微囊壁和发泡微囊能通过高频线圈通电发生微爆;
S3:在设定的模具中按照比例将所述保温材料基体,导电微囊胶粘微囊和发泡微囊混合;
S4:利用高频线圈通电使所述微囊发生微爆,利用所述胶粘微囊将所述保温材料基体胶粘成整体,利用所述发泡微囊在所述整体内部产生气泡;
S5:通过在模具中或者所述整体填充到实际工程部位,加入适量的拌合水获得水泥基保温材料。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微囊壁和发泡微囊壁均为高分子有机物与金属颗粒混合制成。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颗粒在高频线圈产生的磁场内产生涡流,进而加热所述金属颗粒。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颗粒为铁粉颗粒。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有机物为甲基纤维素。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S1步骤具体包括步骤:
S1.1:按照比例将胶凝材料,保温材料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得到保温粉体;
S1.2:选择轻质材料颗粒作为载体,并将所述载体表面涂刷粘结剂;
S1.3:将所述保温粉体与所述涂刷粘结剂的载体混合,使所述保温粉体通过所述载体表面的粘结剂粘贴在所述载体表面。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剂为环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始县泰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建始县泰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1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