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囱内衬用耐温耐酸防腐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6937.5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蒋阳亮;胡智泉;刘石明;王江;蒋博;肖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阳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10 | 分类号: | C09D163/10;C09D5/08;C09D7/61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囱 内衬 耐温 耐酸 防腐涂料 | ||
一种烟囱内衬用耐温耐酸防腐涂料,涉及防腐涂料技术领域,包括了A、B两种组份,A、B两种组份的质量比为1:(0.01‑0.1);A组份的原料质量配比为以乙烯基树脂100份为基准,外加:纳米钛粉44‑80份,溶剂40‑50份,偶联剂1‑9份,分散剂1‑9份,流平剂1‑9份,促进剂1‑9份,消泡剂1‑9份;B组份的原料质量配比为:以固化剂100份为基准,外加溶剂12份‑25份;本涂料用于脱硫烟囱内壁防腐,同时结合了纳米钛材料和乙烯基树脂的优点,该涂料施工方便,能有效抵制强腐蚀烟气并在高温和温差大的工况下长效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腐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烟囱内衬耐温耐酸防腐涂料。
背景技术
作为中国电力的主要来源,火电厂在消耗大量煤炭和输出大量电力的同时,也同时不可避免地产出大量的含硫烟气。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烟气脱硫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在如今普遍采用湿式石灰石洗涤法脱硫情况下,烟气中含有SO2、NOx、HF、HCl等气体,这些气体溶解于水汽生成大量如H2SO4、HCl、HF等强腐蚀性物质溶液,且在50-80℃环境下,进一步加剧了对脱硫塔装置内部的腐蚀。同时脱硫塔的内部环境复杂,温差较大。在烟气吸收塔入口处,温度可高达160℃~180℃,且有一定的干、湿界面;但在吸收塔出口处烟气温度只有45℃~55℃左右,低于露点,容易形成酸冷凝液。因此,湿法脱硫系统对材质的耐腐蚀、耐高温以及耐温变要求极为严格。因此如何能够保证衬里材料满足长效保护的要求是保证安全绿色生产的关键。
目前,火电厂比较广泛使用的烟囱防腐技术有钛钢复合板、玻璃钢、玻璃鳞片、泡沫玻璃砖。
钛钢复合板的优点是其本身的耐酸性能优异。缺点则是焊缝处的电化学腐蚀以及牛腿处的腐蚀渗漏现象严重。同时钛钢复合板的导热系数大,必须增设的保温会使得点渗漏现象不易被检修人员发现,极易造成安全问题。除此之外,高温会导致钛钢复合板接合处的钛条爆裂。
玻璃钢因其优异的防腐耐酸性能,近些年在国内发展迅猛。大体分为两类:整体玻璃钢和手糊玻璃钢。
整体玻璃钢其防腐性能优异,在国外市场早有印证。但其原材料在液体状态时是一种易燃材料,施工过程中火灾风险较大。且投入使用之后,与其相连的设备如发生火灾,也会对其产生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手糊玻璃钢,国内近几年出现的一种防腐技术,一般均为近期使用,无明显渗漏现象。但其存在固化收缩现象且糊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气泡,气泡周围存在着应力集中,以上两种原因在烟囱内部的大面积防腐中,均会导致玻璃钢开裂。
乙烯基玻璃鳞片防腐涂料,其防腐机理是利用玻璃鳞片形成的致密的防腐层,使得腐蚀介质扩散渗透的途径和时间大大增加,相应提高了涂层的抗渗透性能和使用寿命。但缺点也很明显:1.耐温不超过140℃,且其在较大温差的情况下容易开裂鼓泡脱落。2.施工安全性低,容易爆炸起火,且施工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对施工人员身体毒性较大。3.施工时,易产生附着空洞,造成开裂和渗透。
泡沫玻璃砖是市场上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防腐技术,其种类分为进口玻璃砖与国产玻璃砖。但在实际使用情况中,国产泡沫玻璃砖均出现了腐蚀渗漏现象。虽然在采用进口泡沫玻璃砖的烟囱中,腐蚀渗漏的情况较少,但此方案在节点处的保护仍然不能长效持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烟囱内衬用耐温耐酸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选用了耐酸性能优异的纳米钛材料和乙烯基树脂,并利用机械化学的方法,辅以偶联剂等助剂,通过IPN技术制成新型无机-有机物质相互协同作用的聚合物涂层。由于纳米粒子的加入,大大降低腐蚀介质在涂层中的扩散速率,并降低了腐蚀过程的速率。该涂料施工方便,抗温变性能优异且致密疏水,具有良好的韧性。在有效抵制强腐蚀烟气的同时对烟囱内壁能够起到长效保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阳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兴阳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6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