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质污染物迁移监测治理系统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6302.5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5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禹;张赫然;刘芝言;薛强;孙晓磊;郭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侯小锋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质污染物 蓄水池 基质结构层 治理系统 监测 迁移 防渗结构层 监测孔 植物层 水体 污染物 治理 污染物监测 污染物迁移 表面基质 结构设置 取样检测 双重功效 污染处理 液体渗漏 有效收集 渗滤液 边坡 基质 地下水 应用 净化 土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质污染物迁移监测治理系统及应用,涉及污染物监测治理技术领域。该基质污染物迁移监测治理系统包括蓄水池,蓄水池中设置防渗结构层和基质结构层,基质结构层上设置监测孔,基质结构层远离蓄水池底部的一侧设有植物层;通过蓄水池可有效收集边坡表面基质的渗滤液和/或淋滤液,防渗结构层避免所收集液体渗漏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危害,通过监测孔取样检测所收集液体的污染物含量情况,判断基质中污染物迁移情况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植物层可对于蓄水池内的水体进行净化与污染处理,通过上述系统的各结构设置,可有效监测基质污染物迁移情况,并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可实现对基质污染物进行监测和治理的双重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物监测治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质污染物迁移监测治理系统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各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水污染治理的能力不断加大,污泥产量也越来越多,污泥的处理处置已成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新难点、新挑战。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水平较低,污泥经过常规的浓缩脱水后,主要是弃置处理,没有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平均污泥处置率不到30%,国内超70%的污泥没有安全处置就流入环境。同时,污泥得不到妥善处置也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污泥处理处置已成为政府、行业专家、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政府出台相关规划,要求规划期间应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由“规模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重视污泥无害化处理,鼓励采用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技术手段,尽可能回收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鼓励将经过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的污泥制成符合相关标准的有机碳土,用于荒地造林、苗木抚育、园林绿化等。
同时,国内各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对于污泥和底泥的资源化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专利ZL 201610317992.X阐述了一种客土基质污染物迁移监测治理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基质材料是以土壤、污泥堆肥、锯末、保水剂、粘结剂、生物有机肥等为主要原料;专利ZL 200610157626.9阐述了一种污泥喷播绿化基质的配置方法。但上述专利中均未对实施后具体的污染物迁移情况及污染物含量情况进行说明和监测,因此存在一定的危害环境的风险。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质污染物迁移监测治理系统,可对有效监测边坡基质污染物的迁移情况,并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治理,达到对基质污染物进行监测和治理的双重目的。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质污染物迁移监测治理系统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质污染物迁移监测治理系统,包括位于边坡底部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用于收集边坡表面基质的渗滤液和/或淋滤液;
所述蓄水池的底部形成有防渗结构层,所述蓄水池的敞口处形成有基质结构层,所述基质结构层上分布有若干个监测孔,所述基质结构层远离所述蓄水池底部的一侧设有植物层。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之上,包括砾石层,所述砾石层位于所述防渗结构层与所述基质结构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0.1-0.2m;
优选地,所述砾石层中砾石的直径为0.05-0.10cm。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之上,所述防渗结构层包括高密度聚乙烯防渗层、膨润土防渗层或黏土防渗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之上,所述基质结构层包括基质材料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基质材料。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之上,所述基质材料包括土壤、腐殖土和肥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6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参数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过滤饮用水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