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GBT的双向功率变换AC-DC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4424.0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7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楚安;黄大强;刘明军;邓文龙;张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和威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797 | 分类号: | H02M7/79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高压启动开关 双向功率变换 电流内环 电压外环 单位功率因数 电气传动技术 控制输出电压 电流传感器 电压传感器 三相逆变器 双闭环系统 温度传感器 电路控制 电源模组 二极管组 监测设备 接线端子 可控开关 控制端子 输入电流 用户使用 智能分配 重新组合 比较器 电流源 隔离器 交直交 接入端 上开关 下开关 校正 显示屏 预留 | ||
本发明属于交直交电气传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IGBT的双向功率变换AC‑DC控制系统及方法,控制系统设置有:接入端、第一高压启动开关管、电路控制端、电流源、第二高压启动开关管、监测设备、接线端子、上开关组、隔离器、控制系统、可控开关、电源模组、比较器、下开关组、三相逆变器、二极管组、显示屏、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本发明的控制系统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双闭环系统,电压外环控制输出电压,电流内环控制输入电流,以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的校正,该AC‑DC系统可以多套重新组合,并且预留控制端子,可以根据BMS系统和当前负荷等级智能分配,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直交电气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GBT的双向功率 变换AC-DC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的增加,产业规模正逐年增大,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达到了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居于世界首位。 然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只有不到3.5:1,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制约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充电桩的发展又会对电网的容量和性能提出更高 的要求,所以充电站朝分散供电模式的微电网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为适应微电网特别是直流微网需求,特研发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以 下称:IGBT)双向功率变换AC-DC系统,其系统拓扑采用LCL+IGBT结构, 控制上采用空间矢量控制(SVPWM)。例如AC-DC-AC可以方便的实现交流 电机的四象限运行;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中某些装置;共直流母线微 网充电站系统中。目前,直流母线微网方兴未艾。而充电功率的变化,接入直 流母线微网的光伏系统等参数的变化,会对电网造成较大影响。ACDC双向功率 变换系统必将在直流母线微网的应用上取得到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的装置在充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谐波污染,电流的响应速度较慢,在 功率因数补偿、电能回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难度在于:现有的技术不能克服在充电过程中的谐波污染。
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后,带来的意义为:在功率因数补偿、电能回馈、有源 滤波等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GBT的双向功率变换 AC-DC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IGBT的双向功率变换AC-DC控制方法, 所述基于IGBT的双向功率变换AC-DC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高压启动开关管和第二高压启动开关管上的系统拓扑采用LCL+IGBT 结构,在接入端接入电流后通过电路控制端进行电流控制;
在局部电路的dq坐标变换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变压器的低频等效模型,并进 行稳态特性分析;
同时建立降阶小信号数学模型,对AC-DC系统进行控制;
控制系统采用压外环控制输出电压、电流内环控制输入电流,进行单位功 率因数的校正;
通过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进一步,电路控制端进行电流控制的方法包括:
对接收的电流信号s(t)进行非线性变换,按如下公式进行:
其中A表示信号的幅度,a(m)表示信号的码元符号,p(t)表示成形函数,fc表示信号的载波频率,表示信号的相 位,通过该非线性变换后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和威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和威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4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