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3549.1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6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赖宇伦;颜绍仪;李纯怡;吴信贤;黄馨仪;王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崔亚松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装置 | ||
一种分离装置,适于分离出流体中的第一成分。分离装置包括两个膜盒、多个膜层及流向调整结构。两膜盒叠置于彼此且于两膜盒之间形成入气口。各膜盒包括流道形成结构以及外框部。流道形成结构包括多个流道,其中这些流道部分地暴露于膜盒的相对两表面。外框部位于流道形成结构的外围,且包括抽气口,其中抽气口连通于这些流道。这些膜层配置在两膜盒的这些表面的暴露出这些流道的部位上。流向调整结构配置于两膜盒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分离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分离出流体中的第一成分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分离装置的种类繁多,以除湿装置为例,其可将空气中的水气分离出来,以降低空气中的湿度。在习知的除湿装置中,空气会以扫流的方式(也就是沿着膜层表面方向流动的方式)经过膜层,此膜层能够使水气通过,但难以供空气通过,藉此来将水气分离于空气。目前,此类除湿装置会在膜层的另一侧会制作出负压的环境,而使水气倾向通过膜层而分离于空气。然而,要如何能够更进一步地增加水气通过膜层的比率,是本领域亟欲探讨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装置,能够增加流体的第一成分被分离出来的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分离装置,适于分离出流体中的第一成分。分离装置包括两个膜盒、多个膜层及流向调整结构。两膜盒叠置于彼此且于两膜盒之间形成入气口。各膜盒包括流道形成结构以及外框部。流道形成结构包括多个流道,其中这些流道部分地暴露于膜盒的相对两表面。外框部位于流道形成结构的外围,且包括抽气口,其中抽气口连通于这些流道。这些膜层,配置在两膜盒的这些表面的暴露出这些流道的部位上。流向调整结构配置于两膜盒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流道形成结构与外框部为一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流向调整结构包括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包括开放的第一侧、相对于第一侧且封闭的第二侧以及朝向这些膜层的多个开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中空结构包括相对的上孔板、下孔板及连接上孔板与下孔板的三个挡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开孔靠近第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开孔的大小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开孔的大小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开孔的大小沿着远离入气口的方向递增或递减5%至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中空结构包括多个管体,各管体包括开放的第一端、相对于第一端且封闭的第二端以及朝向这些膜层的多个开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流向调整结构还包括多个导流板,从这些管体外靠近这些开孔的部位往这些膜层的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管体的延伸方向不同于这些流道的延伸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流向调整结构包括多个入口与多个出口,这些出口分别错开于这些入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流向调整结构包括多个肋条、多个第一挡板及多个第二挡板,这些肋条并排配置而形成多个子流道,这些肋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这些第一挡板配置于这些肋条的这些第一端,这些第二挡板配置于这些子流道的多个末端,各第一挡板与各第二挡板的高度大于这些肋条的高度且等于两膜层之间的距离,各肋条具有相对的顶面与底面,这些肋条的这些顶面与邻近的膜层之间的空间连通于这些子流道,这些肋条的这些底面与邻近的膜层之间的空间连通于这些子流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肋条、这些第一挡板及这些第二挡板为一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子流道的延伸方向不同于这些流道的延伸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3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