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环保防治水稻病害的组合物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92054.7 申请日: 2018-10-12
公开(公告)号: CN109221286B 公开(公告)日: 2021-02-26
发明(设计)人: 杨迎青;兰波;陈洪凡;孙强;夏裕辉;黄永辉;陈建;李湘民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65/32 分类号: A01N65/32;A01N43/16;A01P3/00
代理公司: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梁永昌
地址: 333104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效 环保 防治 水稻 病害 组合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及白叶枯病等病害的绿色环保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壳寡糖10‑20份、复合海藻多糖5‑10份、中草药活性提取物30‑50份、表面活性剂8‑15份、水200‑400份。本发明通过壳寡糖、复合海藻多糖及中草药活性提取物间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起到防治水稻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害,提升水稻的生产能力;该组合物安全、绿色,对环境无污染,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环保防治水稻病害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具体的将是一种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及白叶枯病等病害的绿色环保组合物,属于农业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对其病害的预防对提升水稻增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水稻种植最为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等。其中:由子囊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我国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以叶瘟、穗颈瘟危害损失最大,轻病田减产为10%~20%,严重时颗粒无收。水稻纹枯病在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得到重视,70年代被列为全世界防治的对象,90年代大爆发并逐年加重;历年来我国南方稻区纹枯病发生较重,但近些年来由于品种、气候、农事栽培操作等原因,导致了北方辽河稻区纹枯病的发生危害日益加重。水稻稻曲病是由稻绿核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危害较大,水稻稻曲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稻曲病菌的侵染规律和水稻稻曲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均表明对水稻稻区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白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之一,病株叶尖及边缘初生黄绿色斑点,后沿叶脉发展成苍白色、黄褐色长条斑,最后变灰白色而枯死,病株易倒伏,稻穗不实率增加;且病菌在种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传播。综上所述,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对水稻病害的防治通常通过农药,但残留的农药会对人体造成急、慢性中毒,导致癌症、畸形、突变等危害,而且农药的滥用已经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天然产物提取物被用来进行果蔬病害的防治研究。如申请号为20131062908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病害的生物杀菌剂,杀菌剂的活性成分为肉桂精油,辅以表面活性剂和助乳化剂,但根据其公开的知识该活性杀菌剂主要防治白叶枯病;申请号201810266023.5的专利公开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植物杀菌剂,由至少一种辅料和质量比为1:0.25~0.35的硫酸链霉素和3-O-(N-(5-((苯基)巯基)-1,3,4-噻二唑-2-基)-乙酰胺-2-基)-3’,4’,5’,5,7-五甲氧基杨梅素(A2)组成,所述水稻病害防治药物的剂型选自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溶性粉剂,可以发现该植物杀菌剂仍以化合药物为主,不仅增加了杀菌剂的成本,而且有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为促进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研发高效、环保、绿色、光谱的防治水稻病害的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防治水稻病害的组合物,通过壳寡糖、复合海藻多糖及中草药活性提取物间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起到防治水稻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害,提升水稻的生产能力;该组合物安全、绿色,对环境无污染,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环保防治水稻病害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壳寡糖10-20份、复合海藻多糖5-10份、中草药活性提取物30-50份、表面活性剂8-15份、水200-400份。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防治水稻病害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成:壳寡糖13-17份、复合海藻多糖6-8份、中草药活性提取物38-45份、表面活性剂10-12份、水250-35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2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