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1291.1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0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59 | 分类号: | H04L41/0659;H04L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系统 网络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检测策略对第一分布式节点的多个网络端口中的第一网络端口进行状态检测;在检测到第一网络端口的状态异常时,将第一网络端口隔离出集群网络,以使第一网络端口不进行网络数据传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前检测出状态异常的网络端口,并将状态异常的网络端口从集群网络中隔离,从而保证网络数据均由正常的网络端口进行传输,提高了集群网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系 统网络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随着访问量加大,互 联网服务大多采用分布式系统方式对外提供服务,这样既提高并发性能又 提高服务可靠性。作为互联网服务的传输工具,网络的稳定性极大的影响 了互联网服务的质量,实际应用中,一些网络异常情况,如线路老化、虚 接、交换系统异常等导致的网络状态不稳定、时延加长等故障,由于不能 提前识别,故会严重影响分布式系统的网络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方法及装置, 用以提高分布式系统的网络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方法,应用 于分布式系统中的第一分布式节点,所述第一分布式节点包括多个网络端 口,所述多个网络端口与所述分布式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分布式节点的 目标网络端口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检测策略对所述第一分 布式节点的多个网络端口中的第一网络端口进行状态检测;在检测到所述 第一网络端口的状态异常时,将所述第一网络端口隔离出集群网络,以使 所述第一网络端口不进行网络数据传输。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装置,部 署于分布式系统中的第一分布式节点,所述第一分布式节点包括多个网络 端口,所述多个网络端口与所述分布式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分布式节点 的目标网络端口进行通信,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及隔离模块。其中,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检测策略对所述第一分布式节点的多个网络端 口中的第一网络端口进行状态检测;隔离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网络 端口的状态异常时,将所述第一网络端口隔离出集群网络,以使所述第一 网络端口不进行网络数据传输。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方法及 装置,首先,按照预设检测策略对第一分布式节点的多个网络端口中的第 一网络端口进行状态检测;然后,在检测到第一网络端口的状态异常时, 将第一网络端口从集群网络中隔离,使得第一网络端口不参与网络数据传 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前检测出状态异常的网络端口, 并将状态异常的网络端口从集群网络中隔离,从而保证网络数据均由正常 的网络端口进行传输,提高了集群网络的稳定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 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 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系统的架构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系统的第一示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系统的第二示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系统的第三示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1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