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社区的上层机械停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9312.6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9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袁伟南;朱易凡;钱冲;潘超;罗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常州西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2 | 代理人: | 武政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社区 上层 机械 停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社区的上层机械停车装置,属于机械停车装置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社区的上层机械停车装置,其在停车平台的中部设有一排车辆转移通道,且在车辆转移通道的两侧各设有一排停车位,每个停车位上均设有能够在该停车位与车辆转移通道之间移动的载车台,载车台通过载车台驱动机构安装于停车平台上;车辆升降由抬升装置和取车装置控制,驾驶者仅需控制车辆沿车辆转移通道直线行驶,由停车装置的载车台来控制车辆在两排停车位上停放,通过驾驶者与停车装置的配合来实现车辆停取,停取更加简单方便,使得整个停车装置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易于控制,能够在小区内零散地块安装使用,有效解决了社区车位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停车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社区的上层机械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数量也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停车难题。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小区停车位与机动车保有量之比严重失衡。很多人为了方便就在小区的通行道上乱停乱放,这不仅影响观感,更为大家的实际出行带来不便。且在现有停车设施的情况下,停车浪费太多时间与现在社会的快节奏格格不入,这些问题极大的困扰着我们,这就要求我们去寻找一种既能增加车位,又能节约停车时间的立体式停车设施。
经过调查,目前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停车系统是链条传动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其次是垂直循环类机械式设备。国内很多企业也在研发相关的停车设备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1258598.X,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5月1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升降横移抓取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升降横移抓取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包括车库本体、多层多列存车库位以及位于存车库位一侧的竖向井道,车库本体内设有提取机构。行车机构和载车装置,行车机构包括位于车库本体顶部的轨道梁及轨道、行车电气系统和行车控制系统,使存车能够水平横移;提取机构包括设置在行车机构上的卷扬机,卷扬机通过钢丝绳与提取机构的拉杆垂直连接;载车装置包括设置在井道下方的载车板,提取机构通过锁库机构与载车板连接。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411947.1,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5月2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双层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双层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包括车库和升降横移机构,车库包括有上层库体和下层库体,车库中部设置有过渡室,上层库体与下层库体底部均设置有承重横梁,承重横梁顶部设置有第一承托板,第一承托板底部固定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水平共线设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链条,且通过第一传动链条传动连接,过渡室底部设置有升降横移机构,升降横移机构包括有升降基座。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976455.0,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2月2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立体停车库,该申请案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架、载车板、梳齿板、侧移驱动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该停车架设有若干停车板;该梳齿板位于载车板上;该升降驱动机构连接驱动载车板升降;还包括有切换机构;停车板包括若干平行间隔排列的导轨,该导轨设有上导轨面和下导轨面;该侧移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梳齿板沿上导轨面或下导轨面滑动;该切换机构安装于导轨上靠近末端位置以引导梳齿板从上导轨面滑至下导轨面以存车,或从下导轨面滑至上导轨面以取车。但这些设备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适合规模化停车,难以适用于小区狭小的空间使用,不能有效的利用小区的零散地块实现车辆停放。
为此,有必要针对社区车辆停放提供一种机械停车装置,以充分利用社区内的零散地块来停车。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机械停车装置结构复杂、不适宜小区内零散地块安装等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社区的上层机械停车装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驾驶者与停车装置的配合来实现车辆停取,驾驶者仅需控制车辆直线行驶,由停车装置的载车台来控制车辆停放,使得整个停车装置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易于控制,能够在小区内零散地块安装使用,有效解决了社区车位不足的问题。
2.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9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