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1741.9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7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宏;杨清辉;娄红波;李富生;何丽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55 | 分类号: | A01G22/55;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甘蔗 野生 资源 保育 成活率 方法 | ||
1.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排水及透气良好的中号或大号花盆,在花盆内预填装无杂质泥土至总容积1/2处;
2)将野外采集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编号,编号后分别种植于花盆中并进一步覆土至花盆总容积3/4处,浇透水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后置于30℃左右的温室内培养让幼芽萌发,幼苗长至14-16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
3)待幼苗材料最高的茎长至1.4-1.6米时,将主茎及多数发育较好的分蘖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左右处剪断,浇透水后继续置于30℃左右温室内培养;
4)在28-32℃温室内培养至第二年夏季降雨即将来临前,先在资源圃内挖好坑,坑的大小比花盆稍大,坑内浇透水;将蔗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左右处剪断,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置于资源圃内挖好的坑内,覆土后浇足水,7-14天后有大量分蘖发出,待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米以上的分蘖时保育成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野外采集到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带1-3个分蘖芽点及3-5条老根;幼苗长至14-16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期间注意及时浇水,防止干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在28-32℃温室内培养过程中,需及时浇水并适当补充甘蔗专用复合肥,让其尽可能多的长出分蘖及新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时,用手轻拍盆身下半部分至盆中泥土松动,双手托住泥土表面后将花盆倒转,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操作过程中防止植株剩余茎杆、根系受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材料移栽至资源圃内前两个月的保育初期,如果降雨不够可人工浇水,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米以上的分蘖时,任其自然生长。
6.一种野生种甘蔗资源保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排水及透气良好的花盆并在花盆内预填装无杂质泥土至总容积1/2处;
将采集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编号并种植于花盆中,覆土至花盆总容积3/4处,浇透水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后置于28-32℃温室内培养让幼芽萌发,幼苗长至15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
幼苗材料最高的茎长至1.5米后,将主茎及多数发育较好的分蘖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左右处剪断,浇透水后继续置于28-32℃温室内培养;
第二年夏季降雨即将来临前,先在资源圃内预挖移栽坑并浇透水,将蔗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处剪断,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置于资源圃内挖好的坑内,覆土后浇足水,7-14天后有大量分蘖发出,待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米以上的分蘖时成功保育野生种甘蔗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17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棉花苗期虫害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银叶菊扦插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