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粉废料除杂及生产高纯钨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0832.0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6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叶龙刚;欧阳臻;田德柱;饶泽文;刘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C22B34/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肖小龙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料 生产 高纯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金领域,公开了一种钨粉废料除杂及生产高纯钨粉的方法。本发明以氧化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含杂质废料为对象,利用钨与杂质元素的抗氧化性差异,在300~800℃温度下进行预氧化处理,之后在超声条件下加入稀酸进行杂质溶出,过滤分离后得到高纯钨源,然后以氢气还原得到高纯钨粉产品。本发明方法实现从钨粉废料直接高效再生成高纯钨粉,对各类氧化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舟边钨粉、受器皿污染的废钨粉原料均适用,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工艺流程简约、除杂彻底、产品高质化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及有色金属冶金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钨粉废料除杂及生产高纯钨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钨粉广泛用于硬质合金、高比重合金、钨钼合金、纯钨制件等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是重要的战略。由于钨资源的重要地位和存量稀缺性,国内外都高度重视钨废料的再生利用。钨废料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铝硅热还原、电热还原、焙烧-氨浸法、苏打烧结法等处理技术对钨废料资源回收再利用。
氧化钨还原生产钨粉的过程主要在还原炉中进行,以不锈钢舟皿、石墨舟皿为载体,或直接装入回转还原炉内,由于在还原炉内坩埚和高温部件多为铁质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会直接或间接与钨粉接触,发生扩散而导致钨粉受污染,舟皿内璧附近的钨粉中铁含量达0.5%~3%,石墨舟皿内璧附近的钨粉碳含量达0.1~2.0%,严重影响钨制品的加工性能,而不能直接应用于下游产品制备,需另外进行除杂处理。
中国专利CN103506216A和中国专利CN106140459均公开了从目标粉体中磁选除铁的方法,但此处含铁钨粉在高温下产出,会与钨形成共熔结合,如磁选会导致钨损失或除铁不彻底;中国专利CN102897782A公开了一种除铁工艺,其采用的高温高酸环境会产生大量含酸废水;中国专利CN103924092A公开了一种废钨粉的回收方法,其原理为高温碱熔钨粉后生产钨酸钠,再并入APT和钨粉的生产工艺,该方法工艺流程长、试剂消耗大。中国专利CN106555199A公开了一种钨粉的酸洗槽,其主体是通过机械搅拌实现钨粉的酸洗,因溶液本身为酸性体系,所以对设备防腐要求高,如材料采用不当会引进轴、网、叶片等溶解而污染钨粉。中国专利CN102212697A公开了一种钨渣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酸浸、离子交换、解析浓缩、粗钨酸钠的制备和除杂工艺回收制得钨,该工艺方法虽然制钨流程不太复杂,但是其中间产物的处理较为繁杂。上述专利所涉及钨粉中杂质以较钨而言相对易氧化的铁、碳、钴、锰、镍等杂质为主,且总量低,回收价值高,因此不宜返回湿法炼钨流程,否则流程长、成本高。
目前,钨资源越来越紧张、环保要求高,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出发,在钨废料的处理过程中,需采用经济、短流程、清洁环保的方式降低杂质的含量,直接再生到高纯钨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钨粉废料除杂及生产高纯钨粉的方法,提出了采用预氧化-稀酸溶出-氢还原的工艺路线,并辅以关键器皿选择实现废钨粉再生高纯钨粉,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工艺流程简约、除杂彻底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钨粉废料除杂及生产高纯钨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氧化处理:取适量氧化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含杂质废料,在300~800℃温度和氧化气氛下进行预氧化处理,使大部分杂质元素转价成氧化物;
S2.稀酸溶出:在超声条件下,将步骤S1预氧化后的产物加入稀酸中进行溶出,过滤分离后得到溶出液和高纯钨源;
S3.氢还原:将S2所得高纯钨源置于高温惰性坩埚中,于600~950℃在氢气中还原得到高纯钨粉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0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