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0178.3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8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寺田隆;高桥一幸;大槻拓史;小林真奈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
主分类号: | B23K1/008 | 分类号: | B23K1/008;C22C21/00;C22C21/12;C22C21/14;C22C21/18;C22C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刘伟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管 粉末附着量 合金 热交换器 散热片 助焊剂 铝挤压型材 裸材 粉末附着 冷凝器 附着 钎焊 制造 | ||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由合金形成的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和由合金形成的铝裸材制散热片,其中形成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的合金的Mn含量为0.1~0.3质量%、Cu含量为0.4~0.5质量%,其余部分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形成铝裸材制散热片的合金的Mn含量为1.0~1.5质量%、Zn含量为1.2~1.8质量%,其余部分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以Zn粉末附着量为2~3g/m2、Si粉末附着量为3~6g/m2、助焊剂粉末附着量为6~24g/m2的方式使Zn粉末、Si粉末及助焊剂粉末附着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利用附着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的Si粉末及助焊剂粉末将热交换管和散热片钎焊,该热交换器构成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制造用作例如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车载空调的冷凝器的热交换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铝”这一术语除纯铝以外还包含铝合金。另外,以元素符号表述的材料表示纯材料,“Al合金”这一术语表示铝合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自然电位”表示相对于NaCl为5%、pH3(酸性)的水溶液中的作为标准电极的饱和甘汞电极(S.C.E)的、材料所具有的电极电位。
作为在车载空调用冷凝器中使用的热交换器,广泛知道如下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铝挤压型材制扁平状热交换管,其在长度方向朝向相同方向并且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的状态下,沿厚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集液箱,其在长度方向朝向热交换管的排列方向的状态下配置在热交换管的长度方向两端侧,且供热交换管的两端部连接;铝制波纹状散热片,其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以及两端的热交换管的外侧,并被钎焊在热交换管上;和铝制侧板,其配置在两端的散热片的外侧,并被钎焊在散热片上,集液箱由通过将两面具有钎焊材料层的铝硬钎焊板成形为筒状并将两侧缘部彼此的对接部钎焊而形成且两端开口的筒状的铝制箱主体、和被钎焊在箱主体的两端且封闭该两端开口的铝制封闭部件构成,在箱主体上沿箱主体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由长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的长孔构成的多个管插入孔,热交换管的端部被插入在管插入孔内并被钎焊在箱主体上。
作为上述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本申请人提出过包含以下内容的方法:首先,准备由合金形成且管壁的壁厚为200μm以下的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和由硬钎焊板形成的散热片,其中该合金包含0.2~0.3质量%的Mn、0.05质量%以下的Cu、0.2质量%以下的Fe,其余部分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硬钎焊板由铝制芯材及覆盖芯材两面的铝钎焊材料制表皮材料构成;将使助焊剂粉末和平均粒径为3~5μm且最大粒径小于10μm的Zn粉末分散混合于粘合剂而得到的分散液涂布在上述热交换管的外表面上并且使分散液中的液态成分气化,由此以使Zn粉末附着量为1~3g/m2、助焊剂粉末附着量为15g/m2以下、助焊剂粉末附着量相对于Zn粉末附着量的比率(助焊剂粉末附着量/Zn粉末附着量)为1以上的方式,使Zn粉末及助焊剂粉末附着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上;以及对热交换管及散热片进行组合并加热,利用附着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上的助焊剂粉末及散热片的表皮材料将热交换管和散热片钎焊起来,并且在使附着于热交换管的外表面的Zn粉末熔融后,使Zn扩散到热交换管的外表面表层部中,由此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表层部形成Zn扩散层(参照日本特开2014-238209号公报)。
根据上述公报记载的方法制造出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和散热片,利用从形成散热片的硬钎焊板的表皮材料熔出的钎焊材料而接合。
但是,最近谋求散热片的耐蚀性进一步提高的热交换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片的耐蚀性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有铝制热交换管及被钎焊在热交换管上的铝制散热片的热交换器的方法。
该制造方法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未经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01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合金大厚度高硬度涂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自发电式波峰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