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具喷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9477.5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4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西盛家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06 | 分类号: | B05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徐长波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喷漆工艺 原子灰 家具 底漆 面漆 生产周期 生产成本低 基层面板 喷漆技术 耐热 耐寒 耐磨 补钉 耐水 漆膜 找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具喷漆工艺,属于家具喷漆技术领域,包括:基层面板清理,原子灰补钉眼及缝隙,原子灰打底找平,打磨及清理,喷第一遍底漆,喷第二遍原子灰找补,喷第二遍打磨清理,喷第二遍底漆,第二遍找补,第三遍打磨及清理,第三喷第一遍面漆,第四遍找补,第四遍打磨及清理,喷第二遍面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具喷漆工艺,该工艺的生产成本低,且生产周期短,漆膜坚硬耐磨、耐热、耐水、耐寒、透明性都很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漆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家具喷漆工艺,属于家具喷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擦漆家具要兼顾木材纹理的表现力,透明的漆下还要让木纹显现,所以髹漆较薄,擦漆家具对家具木材有纹理要求,北方最常见的就是榆木擦漆家具,南方红木擦漆家具,擦漆家具材料不一样使用工艺也不同,用老红木制作家具的后道工序采用紫檀一样的做法—擦蜡,千万不能使用普通红酸枝类木材的做法—擦漆。因为老红木饱含蜡质,只需打磨擦蜡,即可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的含蓄美。如果采用现代的擦漆工艺,恰恰掩盖了其木质的优良本性。且老红木用漆来处理,容易给一些厂家将其它红酸枝类木材掺杂其中,为其混水摸鱼提供便利。民间的漆器家具,主要为单色家具,俗称“大漆家具”这种家具与晚清以后出现的擦漆工艺有所不同。大漆家具以表现漆的美感为目的,完全放弃木材的表现力,而擦漆家具要兼顾木材纹理的表现力,透明的漆面上让木纹再现,两者各有优势让人赞叹不止,是收藏家追求的对象。擦漆家具在使用几百年以后,出现断纹,尤为美丽,是收藏家其追求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家具喷漆工艺,该工艺的生产成本低,且生产周期短,漆膜坚硬耐磨、耐热、耐水、耐寒、透明性都很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家具喷漆工艺,包括:基层面板清理,原子灰补钉眼及缝隙,原子灰打底找平,打磨及清理,喷第一遍底漆,喷第二遍原子灰找补,喷第二遍打磨清理,喷第二遍底漆,第二遍找补,第三遍打磨及清理,第三喷第一遍面漆,第四遍找补,第四遍打磨及清理,喷第二遍面漆。
进一步的,基层面板清理做到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无杂物。
进一步的,原子灰补钉眼及缝隙要满刮,待干后必须打磨仔细,棱角分明。
进一步的,喷第二遍原子灰找补必须保证颜色接近,并且要填补充实,打磨后平整,喷漆后半米之外不见钉眼。
进一步的,喷第二遍面漆应在涂料实干后,厚度偏差低于0.1mm,达到表面平整、光滑均匀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具喷漆工艺,该工艺的生产成本低,且生产周期短,漆膜坚硬耐磨、耐热、耐水、耐寒、透明性都很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具喷漆工艺,包括:1基层面板清理,2原子灰补钉眼及缝隙,3原子灰打底找平,4打磨及清理,5喷第一遍底漆,6喷第二遍原子灰找补,7喷第二遍打磨清理,8喷第二遍底漆,9第二遍找补,10第三遍打磨及清理,11第三喷第一遍面漆,12第四遍找补,13第四遍打磨及清理,14喷第二遍面漆。
在一些实施例中,1基层面板清理做到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无杂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2原子灰补钉眼及缝隙要满刮,待干后必须打磨仔细,棱角分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6喷第二遍原子灰找补必须保证颜色接近,并且要填补充实,打磨后平整,喷漆后半米之外不见钉眼。
在一些实施例中,14喷第二遍面漆应在涂料实干后,厚度偏差低于0.1mm,达到表面平整、光滑均匀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西盛家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西盛家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9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