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积型三维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8759.3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政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52 | 分类号: | G02B30/52;G02B30/50;G02F1/1334;G02F1/1343;H01L27/32;G09G3/00;G09G3/3208;G09G3/20;H01L51/50;H01L5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炜;马晓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三维 显示装置 | ||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体积型三维显示装置,其包括以三维模式层叠的具有多面体形状的多个体素,并且在多面体形状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配置有其中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显示装置从外侧层叠的单位显示面板。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0月24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38735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三维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其中以三维模式层叠有多个体素的体积型(volumetric type)三维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从平面图像实现三维深度和立体感的三维成像技术对家用电器、通信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艺术产业和汽车行业以及诸如显示器的直接相关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使得人能够感觉深度和立体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双眼之间的距离而导致的双目视差。通过经由人的两只眼睛的立体视觉原理形成三维图像,使得由为大约65mm的、两只眼睛之间的距离引起的双目视差可能是立体效果的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三维图像也与心理因素和记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基于向观察者提供多少三维图像信息,还将三维成像技术划分成体积型、全息型和立体型。
体积型是通过心理因素和抽吸效果来感知要感觉的深度方向的方法。体积型应用于三维计算机图形或所谓的IMAX电影,该三维计算机图形通过计算来显示透视图、叠加、阴影、对比以及运动,IMAX电影为观察者提供具有宽视角的大屏幕以造成要被吸入空间的视错觉(optical illusion)。
被称为最完整的立体成像技术的全息型通过激光再现全息术或白光再现全息术来表示。
立体型是一种使用双眼的生理因素来感受立体效果的方法。这种立体型可以被分为根据产生实际立体效果的位置在观察者侧使用特殊眼镜的眼镜型、或者使用诸如视差屏障或者透镜状的透镜阵列或者集成在显示器表面侧的无眼镜型。
其中,由于体积型提供了大屏幕,因此体积型被广泛研究。
体积型三维显示装置在空间中物理地形成实际形状以表示三维图像。物理体素被形成为提供所有心理深度认知因素以表示非常自然的三维图像。
根据在空间中形成体素的方法,可以将体积型三维显示装置分为旋转屏幕、多深度平面屏幕、变焦透镜或者横梁型(a cross-beamtype)。
然而,由于来自周围像素的光的干扰,相关技术中的体积型三维显示装置难以适当地表示对象的轮廓。此外,当使用激光等离子体或发光二极管(LED)时,难以表示灰度和颜色,并且一些技术难以实现可以在360度的所有方向上同时观看的真实体积型三维。
因此,本公开内容的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其中以三维模式层叠具有多面体形状的体素的体积型三维显示装置。也就是说,本公开内容的发明人以三维模式层叠具有多面体形状的体素,并且在多面体形状的每一侧配置由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显示装置形成的单位显示面板(unit display panel)。因此,使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表示颜色和灰度,并且使用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显示装置来阻挡在相对侧的光,从而可以消除由于光的干扰而导致的表现对象的轮廓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如下的一种体积型三维显示装置,其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射方向的相对侧安装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显示装置以阻挡来自相对侧的光,从而使从周围像素发射的光的干扰最小化。
本公开内容要实现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如下的一种体积型三维显示装置,其通过在以三维模式层叠的体素中的每一个中使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表示颜色和灰度来实现可以在360度的所有方向上同时观看的真实体积型三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