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光式CSP背光模组透镜封装结构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8565.3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0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李宗涛;梁观伟;余树东;颜才满;丁鑫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背光 线路基板 背光模组 透镜封装 光提取 折光式 光源 制造 焊接 照射均匀度 出光效率 二次透镜 固化粘结 密封凹环 密封粘结 提升器件 透镜底面 在线路基 倒置 安装圈 多针 注胶 封装 固化 填充 节约 能源 | ||
1.一种折光式CSP背光模组透镜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透镜(1)、光提取透镜(2)、线路基板(5)和CSP光源(10),所述光提取透镜(2)通过背光透镜(1)进行二次透镜填充封装形成,设置在背光透镜(1)底部;所述背光透镜(1)底面设有密封粘结安装圈(3),与线路基板(5)上设有的密封凹环(6)相连接,所述CSP光源(10)焊接在线路基板(5)上,安装在光提取透镜(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光式CSP背光模组透镜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粘结安装圈(3)为圆形结构,宽度为1.5~5mm;所述背光透镜(1)底面还加工有填充胶预留流道(4),与背光透镜(1)上的光孔(13)连通,所述填充胶预留流道(4)的流道宽度为0.3~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光式CSP背光模组透镜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凹环(6)与密封粘结安装圈(3)大小相同,为圆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光式CSP背光模组透镜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凹环(6)宽度为1.5~5mm,深度为0.2~0.6mm。
5.所述线路基板(5)上还加工有注胶流道(7)和出胶流道(8),所述注胶流道(7)和出胶流道(8)分别与填充胶预留流道(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光式CSP背光模组透镜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粘结安装圈(3)与密封凹环(6)通过粘结胶固化连接,所述粘结胶为紫外固化胶(9),胶量溢出密封凹环(6)深度0.1~0.3mm,固化方式为紫外固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光式CSP背光模组透镜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透镜(1)由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制成。
8.制造权利要求1~7任一项一种折光式CSP背光模组透镜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背光透镜(1)上CSP器件单元安装位置处涂刷锡膏,将CSP光源(10)焊接在线路基板(5)上;
步骤2、在线路基板(5)上的密封凹环(6)处涂覆粘结胶,通过背光透镜(1)上的定位销孔(15)进行定位,与密封粘结安装圈(3)连接并固化密封;
步骤3、将背光透镜(1)垂直倒立朝下,通过线路基板(5)上的注胶流道(7)和出胶流道(8)对背光透镜(1)上的光孔(13)填充封装硅胶,固化形成折光式CSP背光模组透镜封装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光式CSP背光模组透镜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填充的封装硅胶为道康宁OE6650或PDMS高弹性软胶,折射率小于背光透镜(1),折射率为1.41~1.62;所述固化方式为热固化或紫外固化;所述CSP光源(10)为顶面发光器件或五面发光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光式CSP背光模组透镜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硅胶的折射率通过添加散射粒子进行调整,所述散射粒子为二氧化锌或二氧化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5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