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护肘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3653.4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0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伟华 |
主分类号: | A41D13/08 | 分类号: | A41D13/08;A41D27/28;A41D31/02;A41D31/28;A41D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层 多层复合面料 连接层 夹层 风琴 护肘 丙纶 肘部 多层复合材料 从上到下 缓冲减震 上下两端 硅胶层 哑铃型 远红外 真空棉 中间段 理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肘,包括本体(1),所述的本体为哑铃型,上下两端宽于中间段;所述的本体中间位置设有面层(2),所述的面层(2)为多层复合面料制成,所述的多层复合面料从上到下依次为硅胶层(3‑1)、远红外丙纶层(3‑2)和真空棉层(3‑3),所述的面层(2)和本体之间设有连接层,所述的连接层为风琴夹层(4)。本发明在面层和本体之间设置风琴夹层,方便肘部弯曲,面层设置多层复合材料,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理疗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用品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护肘。
背景技术
护肘作为一种护具,可以提供支撑力以减缓肌肉、韧带与骨骼的负荷,进而避免关节、韧带受伤,在很多护具中,通常采用硬质外壳,佩戴舒适性较差,并且因为通常带有松紧带或者粘贴层会多出一些延伸机构,穿戴不便,费时费力,当收到一些外力的冲击时,缓冲效果较差,不能起到预想的防护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效果较好,佩戴舒适性较高的护肘。
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加以实现:一种护肘,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为哑铃型,上下两端宽于中间段;所述的本体中间位置设有面层,所述的面层为多层复合面料制成,所述的多层复合面料从上到下依次为硅胶层、远红外丙纶层和真空棉层,所述的面层和本体之间设有连接层,所述的连接层为风琴夹层。
所述的风琴夹层宽度大于面层2-4厘米。风琴夹层宽度略大于面层,肘部弯曲的时候顶住风琴夹层,排空其中的气体;肘部平直的时候风琴空气进入风琴夹层中,起到缓冲和减震作用。
所述的风琴夹层两侧各设有一组出气通道,所述的出气通道为三个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出气通道延伸至设置在本体两侧的出气口。两侧均设置出气通道,均匀出气,防止两侧受力不均匀而受伤。
所述的出气口为喇叭状,出气通道沿着延伸方向直径逐渐扩大,便于出气、进气。出气口设置为喇叭状,进气较为快速。
所述的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2-3厘米宽度的折边,所述的折边为向外翻出的折边。折边设置向外翻出,方便套上护肘之后进行调整位置。
所述的风琴夹层的皱褶为横向设置。横向设置的皱褶在肘部弯曲时能够留下一定的空间,使使用者佩戴舒适。
所述的折边下端均设有收缩带,所述的收缩带长度为折边长度的三分之二。
本发明在面层和本体之间设置风琴夹层,方便肘部弯曲,面层设置多层复合材料,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理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面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出气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风琴夹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2-面层,3-1-硅胶层,3-2-远红外丙纶层,3-3-真空棉层,4-风琴夹层,5-出气通道,6-出气口,7-折边,8-收缩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述:
一种护肘,包括本体1,本发明中,本体为哑铃型,上下两端宽于中间段,方便佩戴,也便于中间段和肘部进一步贴合;本体中间位置设有面层2,具体来说,面层2为多层复合面料依次复合而制成,多层复合面料从上到下依次为硅胶层3-1、远红外丙纶层3-2和真空棉层3-3,其中,硅胶层3-1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外力对肘部造成冲击,远红外丙纶层3-2能发出适合于人体的红外线,人体在运动时产生热量,在红外线的作用下能够对运动的关节起到一定的理疗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伟华,未经何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3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