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梳齿式汽车搬运器自动对中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5514.7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7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晨;朱迅;钱庆;胡劲松;焦平;汤辉;仲崇峰;方俊;吴亚峰;张建;杨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施兴华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板 轮胎 安装平台 自动对中机构 汽车搬运器 铰接件 静摩擦 梳齿式 转动辊 顶杆 铰接 传感器开关 滚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对接触板 滚动摩擦 合力方向 滑动摩擦 挤压接触 驱动机构 上下翻转 水平布置 向上翻转 向下偏移 安装架 接触点 自由端 卡死 匹配 平行 穿过 驱动 侧面 外部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梳齿式汽车搬运器自动对中机构,包括安装平台及驱动其运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朝向轮胎一侧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有上下翻转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自由端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穿过安装平台与外部的传感器开关匹配布置;所述接触板朝向轮胎一侧通过安装架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水平布置且其轴线与接触板朝向轮胎的侧面平行。本发明将接触点摩擦力由静摩擦或滑动摩擦改进为滚动摩擦,由于滚动摩擦力远小于静摩擦及滑动摩擦力,使得轮胎对接触板的合力方向向下偏移,进而避免轮胎挤压接触板时接触板卡死或向上翻转的可能,进而提高对中运动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搬运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梳齿式汽车搬运器自动对中机构。
背景技术
智能立体停车是指利用空间资源,把车辆进行立体停放,节约土地并最大化利用的新型停车。立体停车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被称为城市空间的“节能者”。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尤其在日本己有近3040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己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己有近二十年的历程。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己被广大用户接受。
搬运器作为立体车库的重要设备,负责车辆的搬运操作,一般有梳齿型搬运器、夹持轮胎型搬运器及载车板型搬运器三种。其中,如图1,现有梳齿型搬运器的对中机构的接触前端一般为安装平台,该安装平台前端设置有接触板,接触板一端铰接于安装平台上,接触板另一端铰接有顶杆,顶杆穿过安装平台与外部的传感器开关匹配布置。使用时,在外部驱动装置的推动下安装平台移动靠近轮胎,轮胎挤压接触板使其向下翻转,进而推动顶杆移动,触动传感器开关从而确定轮胎位置,进而方便后续的对中动作。但是,该种方式在接触板碰触轮胎到接触板完全下翻整个过程中,轮胎与接触板之间实际是有很大的滑动摩擦力的,因此其挤压接触板的压力与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合力方向可能会向上,当其合力方向通过第一铰接件或偏离第一铰接件继续向上时,就会出现无法下压接触板,导致对中动作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轮胎与接触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过大,导致无法下压接触板,从而导致对中动作失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梳齿式汽车搬运器自动对中机构,包括安装平台及驱动其运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朝向轮胎一侧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有上下翻转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自由端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穿过安装平台与外部的传感器开关匹配布置;所述接触板朝向轮胎一侧通过安装架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水平布置且其轴线与接触板朝向轮胎的侧面平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铰接件及第二铰接件均为铰接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辊与接触板之间存在间隙。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辊有多个,且相邻转动辊之间存在间隙。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辊有多个,且各个转动辊到接触板的距离相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辊为不锈钢制成且表面光滑的柱状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接触点摩擦力由静摩擦或滑动摩擦改进为滚动摩擦,由于滚动摩擦力远小于静摩擦及滑动摩擦力,在轮胎与接触板之间挤压力大小及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使得轮胎对接触板的合力方向向下偏移,进而避免轮胎挤压接触板时接触板卡死或向上翻转的可能,进而提高对中运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对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未经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5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曳引式可偏载汽车轿厢
- 下一篇:积木型智能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