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曳引式可偏载汽车轿厢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5513.2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劲松;仲崇峰;王晨晨;杨帅;汤辉;朱迅;钱庆;焦平;方俊;吴亚峰;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施兴华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桁架 偏载 导向支臂 轿厢底板 矩形框体 汽车轿厢 曳引轮 曳引式 两组 电梯提升装置 搬运台车 传动连接 导向装置 对称设置 立体车库 两端对称 上下两端 竖直布置 一体设置 运行效率 载物平台 整个轿厢 上端 直角处 车位 轿厢 节约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曳引式可偏载汽车轿厢,包括轿厢底板及与其上端结合的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上设置有搬运台车,所述轿厢底板为两组第一桁架及两组第二桁架共同构成的矩形框体,所述第一桁架外侧两端对称设置有曳引轮,所述曳引轮与外部电梯提升装置传动连接;位于该矩形框体的直角处一体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支臂,所述导向支臂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导向装置。本发明能够通过曳引的方式实现多车位轿厢的可偏载提升,有效节约了运行时间,提高了立体车库的运行效率;有效提高刚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整个轿厢的重量,从而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曳引式可偏载汽车轿厢。
背景技术
升降机作为立体车库的重要设备,负责将车辆从1层搬运至不同高度,以及将车辆从不同层搬运至1层。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立体车库运行效率,出现了一种轿厢式升降机,轿厢上设置多个车位,其上布置有搬运台车,可以实现在升降机提升的同时对车辆进行横移和旋转动作,这样当升降机到达指定层后,车辆同时到达指定车位及姿势,不需要再做横移或者旋转动作,因此有效节约了运行时间,提高了立体车库的运行效率。
目前这种轿厢一般都为链条提升方式,因为轿厢在提升过程中,当车辆同步进行旋转或者是横移运动时,轿厢承受较的偏载,链条作为强制驱动方式可以有效客服偏载造成的附加弯矩,从而克服轿厢的倾覆趋势。但链条提升的缺点是速度较慢,无法满足高层的立体车库对升降机提升速度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轿厢一般都为链条提升方式,但链条提升的速度较慢,无法满足高层的立体车库对升降机提升速度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曳引式可偏载汽车轿厢,包括轿厢底板及与其上端结合的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上设置有搬运台车,所述轿厢底板为两组第一桁架及两组第二桁架共同构成的矩形框体,所述第一桁架外侧两端对称设置有曳引轮,所述曳引轮与外部电梯提升装置传动连接;位于该矩形框体的直角处一体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支臂,所述导向支臂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轿厢底板运行的电梯井道内壁上对应设置有与导向装置匹配的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为竖直布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固定于导向支臂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供限位导轨通过的开口槽,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三组分别与限位导轨三个侧面滚动配合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安装架固定于安装座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桁架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上弦杆及第一下弦杆,所述第一上弦杆及第一下弦杆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立杆,相邻的第一立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斜腹杆,所述第一立杆、第一斜腹杆与第一上弦杆或第一下弦杆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相邻的第一斜腹杆为对称布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立杆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第三桁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桁架及第三桁架均包括两组水平布置的第二弦杆,所述第二弦杆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立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桁架上方的第二弦杆与第一上弦杆齐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桁架下方的第二弦杆与导向支臂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杆,所述导向支臂、第二弦杆及第一加强杆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桁架下方的第二弦杆与第一下弦杆齐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桁架的第二弦杆两端均固定于第一桁架的第一立杆上,所述第三桁架上方的第二弦杆与第一立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一立杆、第二弦杆及第二加强杆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第二桁架一侧的两组第一桁架之间设置有维修平台,所述维修平台低于第一桁架上端面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未经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5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立体式停车设备
- 下一篇:一种梳齿式汽车搬运器自动对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