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电梯机械振动的多尺度近似显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8548.3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1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聚;赵恺伦;周俊;田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电梯 机械振动 尺度 近似 模型 预测 控制 方法 | ||
高速电梯机械振动的多尺度近似显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电梯机械振动系统进行建模,得到电梯机械振动系统性能指标函数,也就是下文要近似的对象;步骤2)分段线性插入法,初步得到一种近似控制律;步骤3)自适应分层函数近似,转化近似控制律的形式;步骤4)引入重心函数利用重心插值得到基于重心函数的近似控制律;步骤5)高速电梯机械振动系统多尺度近似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电梯机械振动的优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一种载人的垂直运输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明与发达程度直接与电梯的使用量与使用的电梯的档次成比例。据调查,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使用的电梯的数量与档次在我国均属于前列。很难想象,在一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由于缺乏高速高档次的电梯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不便。近年来,我国的电梯行业也经历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一百多电梯生产厂家。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涌现,电梯也不断向高扬程,高速方向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电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过大的机械振动和冲击使乘客感到很不舒服(舒适感差),在上、下行,起、制动阶段更是如此。
对于处理多变量约束最优控制问题,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模型预测控制采用了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和多步预测等新的控制策略,使得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抑制系统模型的不精确和外界干扰对于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但模型预测控制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模型预测控制只适用于慢速过程,在处理速度较快的领域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Explici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引入了多参数规划理论,对系统的状态区域进行凸划分,并建立对应每个状态分区上的优化问题的最优控制律与状态之间的显式函数关系(为状态的线性控制律);但该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它只适用于约束性的系统,并且复杂度会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大而呈指数增加,即当输入个数增多或者控制时域变长时就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这让处理问题的难度也进一步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高速电梯机械振动的优化控制方法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高速电梯机械振动的多尺度近似显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本发明方法通过对状态分区进行高度的网格化处理,使得在线查找变得十分便捷。在利用显式模型预测控制进行控制时,不用在线进行求解优化问题,离线计算好各个状态分区的控制律,在线查找到当前系统状态所在的分区,就能确定当前参数的最优控制量。但当输入个数增大或者控制时域变长时,复杂度会呈指数增长,使得处理问题难度变大。针对该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多尺度近似方法,通过求近似解的思路,将求好的状态分区进行高度的网格划分,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层级来限制状态分区的数量,方便了后期的在线查找,从而克服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存在的缺陷。
多尺度近似显式预测模型控制方法算法上以显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为基础,引进了分段线性插值和自适应分层函数近似方法,并结合重心坐标和重心插值方法。通过分段线性插入法对状态子空间进行分格,用基函数描述网格点,采用的适时的描点,刚开始先大致的划分子空间,用分层基函数再对那些还没有足够近似化的区域进行再划分,这样连续不断的层层划分下去,直到所有的区域都被近似化,最后得到基于分层明细指数的一个近似控制律。为了方便处理高维问题,又引入自适应分层函数近似法,将近似的控制律适当变形得到另一种形式的近似控制律,最后引入重心函数和重心函数插值的方法用于对近似控制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的证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就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高速电梯机械振动的多尺度近似显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电梯机械振动系统进行建模,得到电梯机械振动系统性能指标函数;
电梯机械振动系统空间状态方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8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