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轴网的装配式建筑平面底图的纠偏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8542.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5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俞大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20 | 分类号: | G06T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轮廓线 主件 装配式建筑 纠偏 轴网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装置及系统 闭合 获取构件 偏差问题 起点坐标 提升构件 预先建立 终点坐标 重叠放置 标准轴 不闭合 轮廓线 构建 三维 申请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网的装配式建筑平面底图的纠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构件的主件底图,并将主件底图与预先建立的标准轴网进行重叠放置;获取主件底图的外轮廓线,并判断外轮廓线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是否相同,若否,则对外轮廓线进行处理,以使处理后的外轮廓线闭合。本申请能够解决由于构建的外轮廓线不闭合造成的偏差问题,使处理后得到的平面底图更加精确,从而使基于该平面底图生成的三维底图的精确度提高,以提升构件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轴网的装配式建筑平面底图的纠偏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领域,虽然装配式构件可以在厂房内预先制造(即预制),但是整个建筑(包括各个构件)的基础底图仍然是采用二维的平面底图(如CAD设计图),而实际上构件本身是具备三维属性的(当然还包括类型等其它二维无法直观记录的信息),因此最终所需要的仍然是三维底图。
现有技术中,在设计完平面底图后,会将平面底图的二维无法包括的信息,用文字标识或其它标识对三维属性进行标注,建立三维底图时,一般会根据预设规则自动转换平面底图为三维底图。但是,由于平面底图本身性质(工作人员进行平面底图设计的时候,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各种不同的误差,例如尺寸、闭合等)其自身会存在信息偏差,若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并其进行纠正,就会造成最终的三维底图甚至工艺图也会存在偏差,影响构件的生产质量,而不合格的构件运送至建筑现场后会由于无法正常进行吊装或无法达到设计意图而造成材料浪费、构件返工及项目延期等不利影响。
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基于轴网的装配式建筑平面底图的纠偏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轴网的装配式建筑平面底图的纠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解决由于构建的外轮廓线不闭合造成的偏差问题,使处理后得到的平面底图更加精确,从而使基于该平面底图生成的三维底图的精确度提高,以提升构件的生产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轴网的装配式建筑平面底图的纠偏方法,包括:
获取构件的主件底图,并将所述主件底图与预先建立的标准轴网进行重叠放置;
获取所述主件底图的外轮廓线,并判断所述外轮廓线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是否相同,若否,则对所述外轮廓线进行处理,以使处理后的外轮廓线闭合。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外轮廓线进行处理的过程为:
依据预设长度将所述外轮廓线打散为多个线段;
识别出每个所述线段的方向,并判断方向一致的两个相邻线段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是,则将两个所述线段合并。
可选的,所述将两个所述线段合并的过程包括:
从两个所述线段中识别出包含线段和被包含线段,并采用所述包含线段合并所述被包含线段。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外轮廓线进行处理的过程,还包括:
判断相邻两个线段是否发生重叠,若是,则将两个所述线段的端点进行连线处理。
可选的,还包括:
判断所述处理后的外轮廓线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是否相同,若否,则将与所述起点坐标和所述终点坐标对应的线段进行延长相交,并对延长后的线段进行相交运算,将相应的交点作为新的外轮廓线的起点和终点。
本发明实施例相应的提供了一种基于轴网的装配式建筑平面底图的纠偏装置,包括:
校准模块,用于获取构件的主件底图,并将所述主件底图与预先建立的标准轴网进行重叠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85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