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剂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4346.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6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铿;陈杰裕;吴明章;周晓光;李运涛;刘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为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口 瓶盖 瓶体 容置腔室 固体试剂 所在平面 液体试剂 体内 试剂瓶 刺针 隔挡 容纳 底部封闭 顶部开口 整个操作 插设 朝上 瓶口 针刺 转动 封闭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剂瓶,包括底部封闭顶部开口的瓶体和插设于瓶体的瓶口上的瓶盖,所述瓶盖形成有容纳有液体试剂的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的顶部和侧部封闭,所述容置腔室的底部为配合有隔挡片的斜口;所述瓶体内容纳有固体试剂,所述瓶体的内部设有朝上的刺针,所述刺针顶端的尖端高于斜口的最低端,尖端到斜口最高端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等于尖端到斜口的最低端的所在平面的距离。本发明通过转动瓶盖便可使得瓶体中的刺针刺破斜口上的隔挡片,从而使得瓶盖中的液体试剂流入瓶体内而与瓶体内的固体试剂进行混合,整个操作过程极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实验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试剂瓶。
背景技术
在生物实验和化学实验中,通常需要将液体试剂和固体试剂进行混合。在现有技术中,液体试剂和固体试剂是分别装于不同的试剂瓶内,当需要混合时,再从试剂瓶中取出液体试剂和固体试剂置于试管中进行混合。在取放液体试剂和固体试剂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晃动而导致液体试剂和固体试剂洒出,或者是液体试剂和固体试剂的重量不符合实验要求,不利于实验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瓶,其能便于液体试剂和固体试剂进行混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试剂瓶,其包括底部封闭顶部开口的瓶体和插设于瓶体的瓶口上的瓶盖,所述瓶盖形成有容纳有液体试剂的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的顶部和侧部封闭,所述容置腔室的底部为配合有隔挡片的斜口;所述瓶体内容纳有固体试剂,所述瓶体的内部设有朝上的刺针,所述刺针顶端的尖端高于斜口的最低端,尖端到斜口的最高端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等于尖端到斜口的最低端所在平面的距离。
所述刺针顶部形成有与斜口所在斜面平行的倾斜面,该倾斜面的顶端与刺针侧壁配合形成所述尖端。
所述隔挡片为锡箔纸或铝箔纸或塑料薄膜。
所述刺针与瓶体一体成型,所述瓶体的材质为玻璃或塑料。
所述瓶盖的材质为硅胶。
所述瓶盖的侧壁形成凸沿,所述瓶口的内壁形成有卡住凸沿的凸垣,所述凸垣的底端抵靠凸沿的顶端。
所述瓶盖的顶部形成有抵触瓶口顶端的挡沿。
所述瓶口顶端的端面上形成有关于瓶口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两个定位孔,所述挡沿的下端面形成有分别活动嵌套在两个定位孔内的定位凸点。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通过转动瓶盖便可使得瓶体中的刺针刺破斜口上的隔挡片,从而使得瓶盖中的液体试剂流入瓶体内而与瓶体内的固体试剂进行混合,整个操作过程极为方便,无需取放液体试剂和固体试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配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试剂瓶,其包括底部封闭顶部开口的瓶体1和插设于瓶体1的瓶口11上的瓶盖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为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为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4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PDMS微流控芯片的接头制作方法
- 下一篇:微流控芯片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