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管可控传输型绝热结构及其构成的一位全加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4202.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0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余峰;洪亮;李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20 | 分类号: | H03K1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焦天雷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端 绝热结构 可控传输 全加器 输出端 输入端 连接电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管可控传输型绝热结构,包括第七MOS第一连接端、第八MOS第一连接端、第三~第六MOS第二连接端连接电源,第七MOS第三连接端、第八MOS第二连接端、第二MOS第二连接端、第四MOS第一连接端和第六MOS第三连接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结构第二输出端,第八MOS第三连接端、第七MOS第二连接端、第一MOS第二连接端、第三MOS第一连接端和第五MOS第三连接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结构第一输出端OUT,第一MOS第三连接端作为该结构第一输入端,第一MOS第一连接端连接地,第二MOS第三连接端作为该结构第二输入端,第二MOS第一连接端连接地,第三MOS第三连接端连接第五MOS第一连接端,第四MOS第三连接端连接第六MOS第一连接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所述N管可控传输型绝热结构的一位全加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N管可控传输型绝热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N管可控传输型绝热结构构成一位全加器。
背景技术
传统静态互补结构的反相器结构,如图1所示。该反相器由一个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构成。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0”,PMOS M2晶体管导通,NMOS M1晶体管截止,电源VDD对输出节点OUT放电,迫使OUT节点信号拉高为“1”,当输入信号IN为高电平“1”时,NMOS M1晶体管导通,PMOS M2晶体管截止,OUT点通过NMOS M1晶体管对地放电,则输出节点被拉低为低电平“0”,实现了反相功能。不论是电源VDD通过晶体管PMOS M2对输出节点OUT充电,还是输出节点OUT通过晶体管NMOS M1对地端进行放电,电源提供的电能基本上消耗在NMOS M1和PMOS M2晶体管上了。当电源的值正好处于N、P晶体管的阈值电源地带会造成NMOS M1、PMOS M2晶体管同时导通的情况,这样势必会造成短路功耗的形成。并且为了维持电路的正常工作,电源一直处于带电状态,这样也会造成电路的功耗持续增加的原因,且随着输出负载的不断增加,电路的功耗持续上升。
复杂的数字系统可以由基本逻辑门电路实现。加法器是典型的组合逻辑电路。其中一位加法器是实现多位加法器的基础,具有很大的指导和研究意义。根据一位加法器的功能,根据加法器的逻辑表达式。通过一位全加器的表达式,一位全加器可以有基本逻辑门组成,如图2所示:
C0=XY+XCi+YCi=XY+Ci(X+Y)
其中X、Y和Ci分别表示加法器的输入信号,X和Y分别表示加数和被加数,Ci是低位进位输入信号,C0是本级输出进位,S是本位和。
基本逻辑门均是基于静态互补逻辑结构,由于静态互补结构电路在工作期间电源一直处于上电状态,而且伴随着漏功耗、短路功耗产生,且输出负载越大,电路的动态功耗也呈正比例的趋势增大,这对于实现一个简单的一位全加器,功耗增大问题也是不可接受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逻辑赋值和能量(电荷)回收功能的可控传输型绝热N管可控传输型绝热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N管可控传输型绝热结构构成的一位全加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N管可控传输型绝热结构,包括:第一~第八MOS1~8和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4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