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焊接焊缝层间温度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3625.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9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光;程文俊;谢毅;李艳立;顾防震;何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95 | 分类号: | B23K9/095;B23K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250102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检测装置 电焊机 层间温度控制 旋转连接装置 管道焊接 焊接过程 焊缝 温度继电器 层间温度 可固定 控制层 输出端 信号线 移动 焊口 通断 焊接 保证 | ||
为了解决解决焊接过程需要控制层间温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焊接焊缝层间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电焊机、可固定连接于管道上用于带动温度检测装置移动的旋转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于旋转连接装置移动端的温度检测装置、与温度检测装置通过信号线相连的用于控制电焊机输出端通断的温度继电器,有效避免了焊接过程超出层间温度范围依旧施焊的弊端,保证了焊口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焊接焊缝层间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站中高合金钢管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焊前必须电加热预热,且要达到一定的层间预热温度并保持稳定。目前按照技术规程和施工经验,现场温度控制方式为铠式热电偶绑扎监控的方式,为便于焊接作业一般绑扎位置位于距焊缝边缘不超过50mm的范围内,很难有效测量坡口内的层间温度,无法满足对层间温度的有效监控。
目前针对大径厚壁合金钢管道层间温度的控制往往都是通过焊接作业人员的经验来判断,绑扎式热电偶仅能测量焊件表面温度,反映不出层间温度的真实数值,且超温时都是通过人工提醒,焊接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解决焊接过程需要控制层间温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焊接焊缝层间温度控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道焊接焊缝层间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电焊机、可固定连接于管道上用于带动温度检测装置移动的旋转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于旋转连接装置移动端的温度检测装置、与温度检测装置通过信号线相连的用于控制电焊机输出端通断的温度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旋转连接装置主要包括可拆卸连接于管道上的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固定部上方的支架、可绕支架进行旋转的长度可调的可伸缩调节杆,所述支架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部上方竖直方向分布的支撑部、可转动连接于支撑部上方的转动部,所述可伸缩调节杆可绕转动部360°转动,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固定连接于可伸缩调节杆的移动端端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轴线垂直于管道轴线,所述转动部可在管道轴线和支撑部轴线所在平面上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温度继电器与电焊机电源输入导线或输出导线相连。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远红外测温仪。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为强力磁铁,所述强力磁铁底部为倒凹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固定在可伸缩调节杆上的远红外激光测温仪,可通过多角度旋转进行温度监测,并将温度值通过信号线实时传递给温度继电器;
2、通过设定温度继电器的温度区间,可使其处于每种钢材的允许层间温度范围内,有效避免了焊接过程超出层间温度范围依旧施焊的弊端,保证了焊口焊接质量;
3、当待焊焊缝坡口处温度达到设定的层间温度范围下限时,电焊机导线处于开路状态,开始引弧焊接,当层间温度超出设定的层间温度范围上限时,电焊机输出导线处于断路状态,焊接中止,待温度降到设定的温度范围内时,可以重新开始焊接,保证焊接时层间温度始终处于设定的层间温度范围内,有效的保证了焊缝的焊接质量,层间温度处于有效范围内,避免因层间温度过高而引起焊接接头晶粒粗化严重,塑性、韧性指标降低,避免待焊坡口处层间温度过低而冷速太快形成淬硬组织和影响扩散氢的逸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管道焊接焊缝层间温度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道,2-强力磁铁,3-支撑部,4-转动部,5-可伸缩调节杆,6-紧固螺栓,7-远红外测温仪,8-信号线,9-温度继电器,10-电焊机,11-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3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