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造柱两侧砌块使用倒角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2428.2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9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民;刘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柱 倒角 砌块 构造柱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 钢筋骨架 浇筑 二次结构 框架建筑 人力物力 施工成本 马牙槎 无死角 振捣棒 拆模 砌筑 振捣 支模 交错 保证 | ||
一种构造柱两侧砌块使用倒角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属于框架建筑二次结构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步骤:在地面或平台上对构造柱(7)两侧砌块(1)进行倒角(2);在构造柱钢筋骨架(3)两侧,被倒角的砌块(1)与未倒角的砌块(4)交错砌筑成马牙槎形式;支模后,对构造柱钢筋骨架3(3)浇筑混凝土(5),振捣棒(6)无死角振捣;在浇筑混凝土(5)达到强度后,对构造柱(7)拆模,满足要求。优点在于,容易操作,不但保证了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质量,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框架建筑二次结构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构造柱两侧砌块使用倒角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框架建筑二次结构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时,由于两侧矩形砌块形成的马牙槎存在死角,混凝土振捣棒不能完全振捣,只能外力敲击两侧模板,通过震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但现场往往由于位置局限及振捣力度达不到,在构造柱拆模后混凝土出现蜂窝、疏松、振捣不实等质量问题,造成修补及返工处理,使施工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柱两侧砌块使用倒角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在对烧结主厂房二次结构构造柱浇筑施工中,采用了构造柱两侧砌块使用倒角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并取得了成功,该方法不但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施工成本,为以后类似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发明在砌筑前对构造柱两侧砌块进行倒角,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棒能够紧贴砌块倒角振捣混凝土,不留死角,混凝土振捣密实,构造柱拆模后,混凝土外观效果好,满足要求。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地面或平台上对构造柱7两侧砌块1进行倒角2(图1);
第二步,在构造柱钢筋骨架3两侧,被倒角的砌块1与未倒角的砌块4交错砌筑成马牙槎形式,(图2);
第三步,支模后,对构造柱钢筋骨架3浇筑混凝土5,由于砌块倒角2原因,振捣棒6无死角振捣(图3);
第四步,在浇筑混凝土5达到强度后,对构造柱7拆模,构造柱7外观质量效果好,满足要求(图4)。
该方法容易操作,不但保证了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质量,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施工成本,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构造柱两侧砌块倒角图。
图2为构造柱两侧砌块砌筑图。
图3为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断面图。
图4为构造柱浇筑混凝土拆模后图。
图中,被倒角的砌块1、倒角2、构造柱钢筋骨架3、未倒角的砌块4、浇筑混凝土5、振捣棒6、构造柱7。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第一步,在地面或平台上对构造柱7两侧砌块1进行倒角2;
第二步,在构造柱钢筋骨架3两侧,被倒角的砌块2与未倒角的砌块4交错砌筑成马牙槎形式;
第三步,支模后,对构造柱钢筋骨架3浇筑混凝土5,由于砌块倒角2原因,振捣棒6无死角振捣;
第四步,在浇筑混凝土5达到强度后,对构造柱7拆模,构造柱7外观质量效果好,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2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构造柱混凝土浇筑顶部采用漏斗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振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