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2324.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9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雷;叶淑英;刘小林;陈健;肖利群;李福顺;吕强;胡志;钟志强;杨文青;苏俊业;丁学良;王海燕;刘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聚孚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B29C45/00;B29D99/00;C08L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33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盖 热塑性塑料 电池包 新能源车 制备 尼龙 高分子材料领域 成型效率 吸塑成型 注塑成型 密封垫 外壳体 重量轻 阻燃性 底盖 改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该上盖为与底盖、密封垫组合形成电池包外壳体;所述上盖采用材料为热塑性塑料;所述热塑性塑料为PP、PC/ABS、尼龙6、尼龙66中的一种;其制备方为热塑性塑料吸塑成型、注塑成型中的一种。本发明具有成型效率高、结构设计自由度高等优点;热塑性塑料通过改性方法,使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强度、韧性,其性能满足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的要求。使用热塑性塑料型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17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量为80万辆,同比增长53.8%和53.3%,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最终将取代传统燃油车。随着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不断增加,电池包重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降低电池包各组成部分的重量对于新能源车轻量化及续航里程至关重要。
目前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用材料较为普遍的是采用金属材料焊接、铸造或者冲压而成,如CN105501041A、CN106694841A公开的发明专利等,但采用密度大的金属材料,不利于电池包上盖的轻量化,而且成型工艺复杂耗时;还有采用SMC(片状模塑料)材料热压成型而成,如CN107706328A公开的专利的发明专利等,但SMC为热固性塑料,不能回收利用和固化时产生有毒气体,导致环境污染和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SMC的密度比热塑性塑料大,不利于电池包上盖的轻量化。
上盖作为新能源车电池包的上壳体,主要起密封和与汽车内部隔离作用,不需承受外力的非结构件。热塑性塑料具有密度轻、易成型加工、种类多性能广泛、可回收重复使用等优点,热塑性塑料可用来制备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因此,急需一种采用热塑性塑料来制备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该上盖为与底盖、密封垫组合形成电池包外壳体;
所述上盖采用材料为热塑性塑料;
所述热塑性塑料为PP、PC/ABS、尼龙6、尼龙66中的一种,具体性能如表1;
进一步,所述热塑性塑料为环保型阻燃热塑性塑料;所述环保为不含卤素阻燃剂,满足ROHS标准;所述阻燃为阻燃性能为UL94V-0。
进一步,所述方法为热塑性塑料吸塑成型,具体步骤为:
根据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结构图形,设计吸塑模具;根据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性能要求,参考表1选择热塑性塑料;将热塑性塑料干燥后通过塑料板材挤出机成型、切割为板材,板材通过塑料负压吸塑机成型、修边、钻孔制得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
基于所述上盖的制备方法,方法为热塑性塑料注塑成型,具体步骤为:
根据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结构图形,设计注塑模具;根据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性能要求,参考表1选择热塑性塑料;将热塑性塑料干燥后通过注塑机成型、修边为制得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及其制备方法,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采用热塑性塑料吸塑或者注塑成型而成,具有成型效率高、结构设计自由度高等优点;热塑性塑料通过改性方法,使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强度、韧性,其性能满足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的要求。相比金属材料,热塑性塑料具有密度低(密度1.02-1.36g/cm3,金属材料≥2.7g/cm3)、成本低,易成型加工等优点;相比SMC材料,热塑性塑料的具有密度低(SMC材料1.9g/cm3)、成本低、可回收重复使用、成型时无环境污染和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等优点。因此,使用热塑性塑料型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聚孚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科聚孚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2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用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池模组及包含其的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