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孔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9186.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B23Q3/08;B23Q3/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压紧机构 汽车发动机连杆 底板 加工 平面度调节机构 定位机构 连续加工 生产效率 形位公差 装夹工件 侧面 大头端 上端面 小头端 顶靠 装夹 生产成本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孔工装,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有平面度调节机构、小头端定位机构、大头端压紧机构、侧面顶靠机构、侧面压紧机构和顶部压紧机构;采用以上结构,实现一副工装可连续加工连杆的大小孔,由于不存在二次装夹工件,使得本工装能更好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各相关的形位公差,也同时能保证产品的CPI达到1.67以上,另外由于还减少了装夹工序,使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连杆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孔工装。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杆大小孔加工为在已加工好一工艺端面上进行下列工序:工序一,以加工过平面及零件侧面毛坯面定位,加工连杆大孔。工序二,以加工好的孔及平面定位,加工连杆小孔。此加工过程需两副工装,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要两次定位,造成零件加工形位公差不能达标,加工尺寸精度低,加工性能CPI不能达到客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尺寸精度,保证产品形位公差的加工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孔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工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孔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有平面度调节机构、小头端定位机构、大头端压紧机构、侧面顶靠机构、侧面压紧机构和顶部压紧机构;
所述平面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一端上固定有固定支撑柱,安装板的另一端上间隔连接有两个微分头,连杆的小头端底面支撑于固定支撑柱上,连杆的大头端底面支撑于两个微分头上;
所述小头端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V型块,V型块固定在可调底座上,连杆小头端的外圆面夹持于V型块上;
所述大头端压紧机构包括第二底座和头部水平压紧气缸,头部水平压紧气缸固定在第二底座上,头部水平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水平压头,水平压头压紧于连杆大头端的端部;
所述侧面顶靠机构包括第三底座和顶靠件,所述顶靠件连接于第三底座上,顶靠件的端部顶靠于连杆大头端的一侧面;
所述侧面压紧机构包括侧部压紧气缸和压紧件,压紧件固定于侧部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压紧件压紧于连杆大头端的另一侧面;
所述顶部压紧机构包括竖向压紧气缸,竖向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竖向压头,竖向压头的一端压紧于连杆小头端的顶部,竖向压头的另一端压紧于连杆大头端的顶部。
所述第一底座在底板的纵向上位置可调,所述V型块在第一位置可调底座的横向上位置可调。
所述第二底座在底板的纵向上位置可调。
所述第三底座在底板的横向上位置可调。
所述竖向压头的另一端形成Y形的分叉。
所述顶靠件为螺栓,螺栓的根部具有由钨钢成型的顶靠点;所述第三底座上具有螺母,所述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微分头对零件的平面调整,可快速,准确的保证了工装的定位基准垂直于加工设备的刀具,保证了被加工的连杆大、小孔垂直于侧面,保证了被加工件的垂直度这形位公差。
2、在使用上配合CNC设备,即可实现一副工装可连续加工连杆的大小孔,由于不存在二次装夹工件,使得本工装能更好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各相关的形位公差,也同时能保证产品的CPI达到1.67以上,另外由于还减少了装夹工序,使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9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现偏心调整的精密两轴运动平台
- 下一篇:加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