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46272.7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6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岳林;杨东东;王迅;章凌燕;陈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广天建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4G21/02;C08F283/06;C08F220/18;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安装结构钢筋并搭设模板,模板围成多块混凝土浇筑区,每块之间具有分隔缝,同时预埋测量管;步骤B:按照全面分层的浇筑方法,将混凝土浇筑到待浇筑混凝土区域;步骤C:通水冷却并覆盖保温材料;步骤D:每间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混凝土温度,并根据测量到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以及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调控;步骤E:拆除模板,并对分隔缝进行填嵌处理。混凝土多块浇筑,各块浇筑区可以单独进行养护且采取不同的养护手段,便于养护进行,保证水泥水化过程中所需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裂缝的生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和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一般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石作为骨料。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现代建筑中常常会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例如高层楼房基础、水利大坝等,特点就是体积大,施工时如何降低其水化热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方法有很多种: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进行搅拌;减少水泥用量等等。
公告号为CN10191382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抗裂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第一步:制备混凝土;第二步:采用分层浇筑方法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厚度200~500mm;第三步:混凝土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至少一层湿的覆盖物进行养护,所述覆盖物为麻袋片、草帘、竹帘中的一种,拆模,然后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深度10~20cm。
上述混凝土施工工艺采用分层浇筑方法以及温度控制的养护手段,避免水化热造成结构裂缝的现象,为目前最常见的方法,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浇筑区域较大,养护麻烦,并且各处混凝土内外温差均有所不同,采用同一种养护手段,仍容易出现裂缝,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粉煤灰的掺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安装结构钢筋并搭设模板,模板围成多块混凝土浇筑区,每块之间具有分隔缝,同时预埋测量管;
步骤B:按照全面分层的浇筑方法,将混凝土浇筑到待浇筑混凝土区域;
步骤C: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的12小时后通水冷却并覆盖保温材料;
步骤D: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的24小时后,每间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混凝土温度,并根据测量到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以及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调控;
步骤E:当测量到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以及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再变化时,拆除模板,并对分隔缝进行填嵌处理;
所述步骤B中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低热水泥260-300份;
粗骨料1050-1150份;
细骨料650-708份;
水130-150份;
掺合料180-230份;
外加剂5-7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广天建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广天建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6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