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管一次雷达情报录取人工决策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6234.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0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峰;焦艳;徐小峰;许任政;余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 雷达 情报 录取 人工 决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管一次雷达情报录取人工决策系统,包括:数据解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显示处理模块、参数管理模块、情报输出模块;所述数据解析模块截取雷达数据网的网络数据包,解析出原始点迹数据并进行格式转换;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干预操作命令对原始点迹数据进行航迹处理,得到航迹处理后的点航迹信息;所述显示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干预操作命令,还用于将原始点迹数据和点航迹信息在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情报输出模块将处理后的点航迹信息和干预操作命令上报至上级管制中心;所述参数管理模块提供航迹处理参数和上报参数的查询与配置。本发明解决了低空慢速小目标,以及特殊空情不能及时掌握和上报的问题,保障了雷达性能的发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雷达领域,尤其是一种航管一次雷达情报录取人工决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雷达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雷达情报录取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雷达在各种复杂空情中跟踪几十甚至几百批目标并上报,所述雷达情报为雷达探测目标所获得的各种目标信息的总称。
目前,雷达情报的录取方式主要为全自动录取,根据设定的目标发现准则,雷达系统进行自动识别,建立目标航迹并进行自动跟踪、自动消除的处理。由于雷达工作环境不同,单独采取全自动录取方式难以满足雷达指标要求,尤其针对低空无人机、运动速度慢的目标,在显示终端能够观测到回波存在和点迹,但由于该回波和点迹不满足航管雷达的起批原则,导致该目标的目标信息不能实现自动录取。因此,全自动录取的雷达系统对低空慢速小目标,以及特殊空情不能及时掌握和上报,严重影响雷达性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管一次雷达情报录取人工决策系统,解决了全自动录取的雷达系统对低空慢速小目标,以及特殊空情不能及时掌握和上报的问题,保障了雷达性能的发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航管一次雷达情报录取人工决策系统,包括如下组成部分:数据解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显示处理模块、情报输出模块、参数管理模块;
所述数据解析模块对指定网络端口的网络数据包进行抓包,对网络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原始点迹数据,并对解析出的原始点迹数据的格式进行格式转换,转换成人工决策系统内部的数据格式;所述数据解析模块将格式转换后的原始点迹数据分别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和所述显示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数据解析模块所发送的原始点迹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接收所述显示处理模块所发送的干预操作命令并执行干预操作命令,即根据干预操作命令对接收的原始点迹数据进行航迹处理,得到航迹处理后的点航迹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航迹处理后的点航迹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显示处理模块和所述情报输出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将干预操作命令发送到所述情报输出模块;
所述显示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数据解析模块所发送的原始点迹数据,并在显示界面上进行点迹显示;所述显示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发送的航迹处理后的点航迹信息,并在显示界面上进行点航迹显示;所述显示处理模块还接收来自用户的干预操作命令,并将干预操作命令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情报输出模块接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发送的报文数据,并进行情报上报;所述报文数据包括航迹处理后的点航迹信息和干预操作命令;
所述参数管理模块向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提供航迹处理参数的查询与配置;所述参数管理模块还向所述情报输出模块提供上报参数的查询与配置。
所述数据解析模块对雷达数据网的网络数据包进行抓包,所述抓包为数据截取;所述雷达数据网将被截取的网络数据包透明转发至数据解析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系统初始化单元、输入输出管理单元、点迹处理单元、航迹处理单元、系统管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6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