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4430.5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5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市下蜀镇窑业自立茶场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晓彪;董建林 |
地址: | 2124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木 茶叶 松木板 网板 加热 绿茶 茶叶加工 木香 失水 绿茶成品 形状完整 优质高效 整形机 最大化 整形 烘干 筛子 放入 轻压 揉捻 摊放 摊晾 网孔 叶体 制茶 溢出 防腐 过滤 清香 损伤 筛选 整齐 保证 室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用筛子将新采的茶叶进行过滤筛选,得到大小尺寸均匀的茶叶,以一定的厚度置于摊放室内摊晾,使茶叶失水后;摊在松木网板上,加热松木网板,至茶叶有清香溢出;再经揉捻,轻压抚平,放置在松木板上加热后,放入整形机的筛网上整形,烘干制得绿茶成品。工艺最大化的降低了对叶体的损伤,保持其形状完整、整齐;使用松木网板于短时间内通过松木板的多网孔实现茶叶的“短、平、快”的一次烘青,保证温度、效率、和效果;通过松木板于相对的长时间内进行的二次烘青,加强烘透效果;且松木木香兼具自然防腐、保香等效果,保证了茶叶加工的优质高效,增加制茶的产量、提高茶叶的质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传统的饮料原料,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茶叶是以生采摘的生鲜茶树的嫩芽为原料,经过加工而成。茶叶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经分析,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单宁、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胡萝卜素、芳香油、酶、维生素 A 原、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素 E、维生素 P 以及无机盐、微量 元素等 400 多种成分。所以茶叶功效广泛,如能清头目,醒精神,解烦渴,利小便,消食积,解 毒。可用于风热上犯,头晕目昏;暑热烦渴,或饮酒过度;多睡好眠,神疲体倦;小便短赤不利,或水肿尿少;油腻食积,消化不良;湿热腹泻、痢疾。
目前茶叶加工大体流程为:(1)常用:采摘茶鲜叶,不炒,不揉,不烘,阴干成品;(2)方法为:按采摘要求摘下符合要求的茶梢,然后进行摊青、理条、杀青、做形、头烘、二烘、三烘加工工序后,最后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备售。(3)方法为:鲜叶摊凉,杀青,回潮,轻揉:将回潮后的茶叶在揉捻机中轻揉,理条整形,烘干。但是,成品茶叶的色、香、味、型和叶底质量不一,造成每批茶的质量都有差别,特别是茶鲜叶产量大时,加工不及时,造成茶鲜叶的损坏,制出茶叶品质差别很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了加工的茶叶优质高效的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筛茶:用筛子将新采的茶叶进行过滤筛选,得到大小尺寸均匀的茶叶
S2、晾青:将筛选后的茶叶,以一定的厚度置于摊放室内摊晾,使茶叶失水;
S3、一次烘青:将脱水后的茶叶平摊在松木网板上,加热所述松木网板,至茶叶有清香溢出;
S4、揉捻:揉捻一次烘青后的茶叶后,轻压抚平;揉捻方式为先轻揉后重揉;
S5、二次烘青:将揉捻后的茶叶放置在松木板上,加热松木板一段时间;
S6、整型:将二次烘青后的茶叶平整的放入整形机的筛网上,整形后的茶叶相互间不折叠、不粘附;
S7、烘干:使用烘干机烘干整型后的茶叶,制得绿茶成品;包括初烘、摊凉、复烘。
上述步骤S2中的摊晾厚度为3-4cm,摊放室的相对湿度为80-83%,室温24℃,叶温控制在34℃以内,时间5小时,摊晾后茶叶的失水度35%-40%。
上述步骤S3中加热松木板的温度为50℃-60℃,加热时间为10 -15min。
上述步骤S4中轻揉的时间为40-50min,重揉的时间为10-20min。
上述步骤S5中加热松木板的温度为70℃-80℃,加热时间为10 -15min。
上述步骤S6中整型机温度在43℃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市下蜀镇窑业自立茶场,未经句容市下蜀镇窑业自立茶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44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 下一篇:一种炒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