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尖端增镀UV胶薄膜的光纤F-P腔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1527.0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9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刚;张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尖端 uv 薄膜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一种新型光纤尖端增镀UV胶薄膜的光纤F‑P腔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取两段光纤,分别在光纤端剥掉涂覆层后用酒精擦拭清洗,再将裸光纤端面切平,将剥掉涂覆层后光纤分别夹在光纤熔接机的支架上,端面对齐固定;另外找一根光纤,剥掉约涂覆层用酒精清洗,用光纤切刀将裸光纤端面切平,再将去掉涂覆层的光纤一端在盛有UV胶的容器里蘸一点胶水;将蘸有UV胶的光纤的一端贴近两段裸光纤端面缝隙,在两段裸光纤的端面缝隙进行填充,打开紫外光源照射填充UV胶的缝隙,取下固化好的整根光纤,置于光纤切刀上,将整根光纤的光纤Ⅱ在固化UV胶的附近切断,传感器制作完成;本发明传感器尖端结构强大、体积小、制造简单、成本较低,对温度、压力测量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尖端增镀UV胶薄膜的光纤F-P腔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手段,在现代测量、自动控制、安全监控、环境监测和医疗卫生等民用和军用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感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传感器产量的年增长率在11%左右,全球从事传感器研制和生产的单位有5000余家。光纤传感器在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与传统的电传感器相比,它具有抗电磁干扰、电绝缘性好、使用安全、高灵敏度、质轻、结构紧凑、结构多变、测量对象多、化学性质稳定、对被测介质影响小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光纤传感器件扩展了传统传感器的适用环境、提高了传统传感器的性能,突破完成了在很多情况下传统传感器很难甚至不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受到了各个领域专家的广泛的关注。
光纤并不是对任何化学或物理的参量和物质属性敏感,相反的,它本身只对某些特定的物质属性敏感,所以无法直接利用光纤对非敏感这类物质或参量进行检测。但是若在光纤上微加工适当的结构,则可实现对温度、应变、加速度、位移、压力、流量、液位等物理参量的直接测量;若在光纤面上镀制敏感薄膜或者在端面添加敏感材料则可在特定的环境中敏感,达到直接对环境进行测量。因此,有必要研究增镀敏感材料的光纤传感器制备,提高对待测的环境测量灵敏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尖端增镀UV胶薄膜的光纤F-P腔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通过单模光纤尖端增镀UV胶薄膜的高灵敏度温度、压力光纤F-P腔传感器制备方法,此方法制作出的传感器尖端结构强大、体积小、制造简单、成本较低,对温度、压力测量精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纤尖端增镀UV胶薄膜的光纤F-P腔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两段光纤,分别在光纤端A端和B端剥掉5cm的涂覆层后得到两段裸光纤,用酒精擦拭清洗,并用光纤切刀将剥去涂覆层A端和B端的部分再切掉2-3cm以保证端面平整,保留2-3cm裸光纤;
步骤二:将剥掉涂覆层后得到的两段光纤,为光纤Ⅰ和光纤Ⅱ的A端和B端,分别夹在光纤熔接机的两个支架上,所述的熔接机的两个支架可手动调节,可作为两个微位移支架;光纤固定在两个微位移支架上后,手动调节微位移支架马达,让两根光纤的两个端面对齐,并使两端面距离保持在60μm左右,固定光纤;
步骤三;另外找一根光纤,为光纤Ⅲ,C端剥掉约5cm的涂覆层并用光纤切刀将其切下以保证端面平整,用酒精清洗,用光纤切刀将裸光纤C端端面切平,再将去掉涂覆层的光纤C端在盛有UV胶的容器里轻蘸一点胶水;
步骤四:将蘸有UV胶的光纤Ⅲ的C端贴近光纤ⅠA端和光纤ⅡB端的端面缝隙,在光纤ⅠA端和光纤ⅡB端的端面缝隙进行填充,多次填充;
步骤五:打开紫外光源,照射光纤Ⅰ和光纤Ⅱ填充UV胶的缝隙,照射时间约20分钟;
步骤六:取下固化好的由光纤Ⅰ和光纤Ⅱ组合成的整根光纤,置于光纤切刀上,将整根光纤的光纤Ⅱ在固化UV胶的附近切断D端,传感器制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1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