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原料组合物、源自其的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7977.2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4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信延垒;王青林;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L83/04;C08G18/48;C08G18/79;C08G18/76;C08J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林高锋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泡沫 聚氨酯泡沫原料 聚醚多元醇 组合聚醚 制备方法和应用 泡沫制品 发泡剂 申请 常规聚氨酯 泡沫稳定剂 常规电热 导热系数 环境友好 水箱保温 重量份数 泡剂 催化剂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聚醚,以重量份数为基准计,其由下述组分制成:50‑65份第一聚醚多元醇、15‑20份第二聚醚多元醇、20‑30份第三聚醚多元醇、2‑3份泡沫稳定剂、1.5‑3份催化剂、20‑30份发泡剂和1.5‑2.0份水;其中,所述发泡剂为FEA‑1100第四代发泡剂。本申请还涉及包含如上所述组合聚醚的聚氨酯泡沫原料组合物、源自所述聚氨酯泡沫原料组合物的聚氨酯泡沫及所述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聚氨酯泡沫制品相比较常规聚氨酯泡沫制品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2)本发明的聚氨酯泡沫制品相比较常规电热水箱保温泡沫制品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聚氨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聚醚、包含该组合聚醚的聚氨酯泡沫原料组合物、源自所述聚氨酯泡沫原料组合物的聚氨酯泡沫及所述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氢氯氟碳化物(HCFCs)淘汰时间表,第二代发泡剂进入淘汰倒计时阶段。具体来说,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HCFCs淘汰时间表,到2020年,聚氨酯泡沫行业将HCFC-141b的消费量控制在不超过基线水平的65%,即至少淘汰约8500吨HCFC-141b。但目前在国内的电热水器行业中,大多还在采用HCFC-141b为发泡剂的聚氨酯泡沫作为保温材料。
HFC-245fa多元混合发泡技术能够改善冰箱的能效水平,且发泡成本较传统的环戊烷发泡更为经济,因此在过去几年被冰箱企业广泛接受,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以HFC-245fa、HFC-365mfc为代表的第三代发泡剂因为极高的GWP值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地区逐渐面临淘汰的境地。
目前,业界开发了第四代发泡剂,其代表包括霍尼韦尔LBA、以及杜邦公司开发出的FEA-1100。FEA-1100具有环境可持续性和卓越的隔热保温性能,且可以以低转换成本取代其它液体发泡剂。但是,关于将第四代发泡剂FEA-1100用于制备电热水器保温材料的报道还比较少。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包含环保、低导热系数的第四代发泡剂的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原料组合物、源自其的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一种环保、低导热系数的第四代发泡剂的组合聚醚,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生产电热水器水箱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等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及其原料组合物和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聚氨酯泡沫,采用了本发明的组合聚醚,显著提升了组合聚醚的环保性能,有效的提高了电热水器的保温效果及尺寸稳定性,本发明采用的FEA-1100第四代发泡剂具有零ODP值,GWP值小于10,沸点33℃,不可燃,相比较HCFC-141b导热系数更低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本发明通过调节组合聚醚配方的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FEA-1100作为新型发泡剂的优势,获得了环保节能的组合聚醚以及聚氨酯泡沫。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所述组合聚醚的聚氨酯泡沫原料组合物。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源自所述聚氨酯泡沫原料组合物的聚氨酯泡沫。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聚氨酯泡沫的方法。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聚氨酯泡沫在制备热水器用保温材料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聚醚,以重量份数为基准计,其由下述组分制成:50-65份第一聚醚多元醇、15-20份第二聚醚多元醇、20-30份第三聚醚多元醇、2-3份泡沫稳定剂、1.5-3份催化剂、20-30份发泡剂和1.5-2.0份水;
其中,所述发泡剂为FEA-1100第四代发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79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修复型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冲击复合尼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