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风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7352.6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6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政;吴伟;蒋正龙;方针;梁平;胡建平;王博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7 | 代理人: | 董媛;王莹 |
地址: | 410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散热器 | ||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风散热器。包括针‑环散热结构和针‑板散热结构,所述针‑环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板和导电结构,所述散热板上设有环状集电极,所述导电结构中的第一针状发射电极与环状集电极相对设置,散热板之间形成流道,流道形状为波浪形,所述针‑板散热结构设置在各波浪形流道入口处,第二针状发射电极与金属翅板平行设置。本发明设计紧凑,同时可以产生更大的风速及流量,极大地改善了散热能力,可用于解决如笔记本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的离子风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设备的高度集成化以及设备中高性能芯片的广泛应用,使得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设备温度在70℃~80℃水平上每增加1℃,其可靠性就将下降5%,如果热量无法及时排出,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会直接受到影响。电子设备散热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品质及其未来的发展。
风扇作为传统的强制对流散热装置,虽然可以提高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但随着散热需求的加大,风扇的尺寸也不断增加,最终导致散热装置整体体积过大。同时,风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及噪音,甚至是运动部件损坏等问题,直接导致散热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其他常见的散热方法如热管散热、水冷散热等也都具有占用体积大、消耗能量多等缺点。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的离子风散热器,这类散热器装置内无机械部件,基于电晕放电原理,具有体积小、能耗低、零噪音并且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以实现静音工作,其工作原理是在高压电场作用下,电晕电极周围气体粒子被电离成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离子向接地电极运动,运动过程中与中性分子碰撞,产生电荷和动能的转移和传递,离子运动过程中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从而形成一定方向的气流,即离子风。离子风具有局部风速大、作用区域小的特点,可以令气流产生在贴近热源表面的附面层局部区域,从而使散热器表面局部风速很高,气流在流道运动过程中将翅片表面的热量带走,提高散热效率,由于不存在传统风扇的机械活动元件,散热过程全程静音。
针对离子风散热器,许多人提出过各自不同的技术方案,专利文献号为CN10784682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功率自适应电晕风散热装置,装置中翅片竖直环绕均布在散热器的中心部分,各翅片间竖直插入集柱,各集柱上对称均匀分布着针电极,这些针电极轴向均垂直与与之相对的翅片表面,并不与散热器接触。
专利文献号为CN10528304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子风散热装置,装置中包括绝缘壳体和离子风发生器,壳体中包含底面以及多个与底面垂直的滑轨,发射极采用几何阵列形状固定布置在滑轨自由端,与壳体底面相对设置,接收极背面有绝缘的导热基板,分别考虑了环状阵列和板状阵列。
专利文献号为CN10773493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结构中包括多个散热板件,各个散热板件沿板厚方向依次并列设置,至少一组相邻散热板件中一个设置有针状的发射电极、另一个相对设置有与发射电极相配的集电极。
以上专利的离子风装置都是将离子风作为一个外置的风扇对散热器或热源进行降温,散热器中的翅板也多作为外加部件,与散热部分独立安装,翅板间的空间也未充分起到散热作用。同时,散热结构中接收极只考虑板状结构或只考虑环状结构,散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利用翅板及翅板间空间,可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的离子风散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风散热器,包括针-环散热结构和针-板散热结构;
所述针-环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板和导电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7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