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0510.7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仲青;李伟;王兴国;杜丁香;郭雅蓉;曹虹;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变电站 保护 配置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就地间隔级和站域保护控制级,其中:
就地间隔级,用于从智能变电站中获取状态信息,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就地保护,并将从智能变电站中获取的状态信息上传至站域保护控制级;
站域保护控制级,用于对就地间隔级上传的状态信息和从就地间隔级采集的站域信息基于动作时序逻辑进行站域保护控制;
所述就地间隔级包括第一CPU和第二CPU:
第一CPU:用于从所述状态信息中获取智能变电站中电子式互感器或电磁式互感器的一次侧电气量,并将所述一次侧电气量通过电子式互感器或电磁式互感器转换为电子式互感器或电磁式互感器的二次侧电气量,然后将所述二次侧电气量传输至就地间隔级的另一个CPU中;
所述第二CPU:对传输至就地间隔级中包括二次侧电气量数字信号的状态信息进行就地保护,将获取的包括二次侧电气量数字信号的状态信息通过GOOSE和SV上传至站域保护控制级;
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冗余信息和系统网架结构信息;
所述站域保护控制级对就地间隔级上传的状态信息基于动作时序逻辑进行站域保护控制时,包括:基于动作时序逻辑通过就地间隔级的其中一个CPU上传的冗余信息和系统网架结构信息对站域保护控制中的主保护、断路器动作情况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域保护控制级,包括:
时序逻辑模块,用于故障发生后,当就地保护正确动作故障切除,且站域保护通过全局信息监测到故障已切除时,站域保护控制不动作;
切除模块,用于若故障未被就地保护切除,就地保护不正确动作时,站域保护控制将动作,切除故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域保护控制级还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就地保护正确动作但断路器失灵时,站域保护动作根据延时t1’为时间限制进行控制;t1’为就地保护动作时间、断路器动作时间和网络延时三者时间之和;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就地保护动作不正确时,站域保护控制根据延时t2’为时间限制进行控制;t2’为就地保护动作时间和网络延时时间之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域保护控制级,还包括:若站域保护控制级内故障发生,且正确切除,则相邻站域保护控制不动作;若站域保护控制级不正确动作,故障经延时t1或t2之后未切除,则相邻站域保护控制动作;t1为就地保护动作时间、断路器动作时间、站域保护控制级站域保护动作时间和网络延时时间之和;t2为就地保护动作时间、站域保护控制级站域保护动作时间和网络延时时间之和。
5.一种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就地间隔级从智能变电站中获取状态信息,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就地保护,并将所述状态信息上传至站域保护控制级;
站域控制级对就地间隔级上传的状态信息和从就地间隔级采集的站域信息基于动作时序逻辑进行站域保护控制;
在所述从智能变电站中获取状态信息之后,还包括:
就地间隔级的第一CPU从所述状态信息中获取一次侧电气量,并将所述一次侧电气量通过电子式互感器或电磁式互感器转换为二次侧电气量,然后将所述二次侧电气量传输至就地间隔级的第二CPU中;
就地间隔级的第二CPU对传输至就地间隔级中包括二次侧电气量数字信号的状态信息进行就地保护,将获取的包括二次侧电气量数字信号的状态信息通过交换机上传至站域保护控制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就地间隔级上传的状态信息和从就地间隔级采集的站域信息基于动作时序逻辑进行站域保护控制,包括:
就地间隔级的第二CPU将获取的包括电气量数字信号的状态信息通过交换机上传至站域保护控制级;
所述站域保护控制级基于动作时序逻辑通过就地间隔级的多个合并单元上传的冗余信息和系统网架结构信息对主保护、断路器动作情况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冗余信息和系统网架结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05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三角架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蒸箱密封条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