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20436.9 | 申请日: | 201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9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许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河县正源供水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赵丹 |
| 地址: | 251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生物 转盘 处理 装置 | ||
1.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滤网(1)、转盘固定套壳(2)、转轴(3)、转盘滚柱(4)、转盘菌种持续供应装置(5)、转盘底座(6)、输出口(7),所述滤网(1)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转盘固定套壳(2)顶端内部,所述转轴(3)靠近滤网(1)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转盘固定套壳(2)底端轴心位置,所述转盘固定套壳(2)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转盘底座(6),所述输出口(7)共设有两个且其靠近转盘菌种持续供应装置(5)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转盘底座(6)远离转盘菌种持续供应装置(5)一端左右两侧,所述转盘滚柱(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转盘固定套壳(2)内部底端左右两侧,所述转盘底座(6)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转盘菌种持续供应装置(5)底端;
所述转盘菌种持续供应装置(5)包括活动封闭机构(51)、复位弹簧(52)、固定轴(53)、正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4)、滑动槽条(55)、盖板(56)、反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7),所述活动封闭机构(51)共设有六个且其整体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盖板(56)正端面,所述固定轴(53)背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盖板(56)正端面轴心位置,所述复位弹簧(52)共设有六个且整体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滑动槽条(55)内部,所述复位弹簧(52)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正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4)远离固定轴(53)一端,所述正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4)共设有三个,分别与反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7)相对应,且正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4)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滑动槽条(55)内部;所述正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4)包括菌种装载机构(541)、离心力加强机构(542)、定向导滑机构(543)、培养器固定机构(544)、离心开启机构(545),所述离心开启机构(545)底端与菌种装载机构(541)顶端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定向导滑机构(543)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培养器固定机构(544)远离菌种装载机构(541)一端,所述离心力加强机构(542)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培养器固定机构(544)内部左右两侧;所述菌种装载机构(541)包括环盖(5411)、凸板(5412)、复位弹簧(5413)、弹簧固定板(5414),所述复位弹簧(5413)远离凸板(5412)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弹簧固定板(5414)靠近凸板(5412)一端,所述复位弹簧(5413)远离弹簧固定板(5414)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凸板(5412)靠近弹簧固定板(5414)一端,所述凸板(5412)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环盖(5411)底端,所述环盖(5411)底端与离心开启机构(545)顶端点连接;所述离心力加强机构(542)包括重力块(5421)、防滑架(5422)、支撑架(5423),所述重力块(5421)整体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防滑架(5422)内部,所述重力块(5421)底端与支撑架(5423)靠近防滑架(5422)一端相贴合,所述重力块(5421)共设有两个且通过嵌入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培养器固定机构(544)内部左右两端;所述定向导滑机构(543)包括定位滑套(5431)、套板(5432)、槽孔(5433)、滚球(5434),所述定位滑套(5431)外表面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内部,所述定位滑套(5431)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培养器固定机构(544)底端,所述滚球(5434)外表面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定位滑套(5431)内表面,所述槽孔(5433)与定位滑套(543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培养器固定机构(544)包括圆形防护壳(5441)、L型连接条(5442)、第二复位弹簧(5443)、培养槽(5444),所述圆形防护壳(5441)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定位滑套(5431)顶端,所述培养槽(5444)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顶端,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443)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培养槽(5444)内部,所述L型连接条(5442)靠近第二复位弹簧(5443)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培养槽(5444)内部;所述离心开启机构(545)包括小轴承(5451)、槽孔(5452)、顶出弹簧(5453),所述小轴承(5451)顶端与环盖(5411)底端点连接,所述槽孔(5452)与培养槽(544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出弹簧(5453)远离培养槽(5444)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小轴承(5451)底端,所述顶出弹簧(5453)远离小轴承(5451)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培养槽(5444)一端顶端内部;所述活动封闭机构(51)包括限位顶块(511)、进水端(512)、重力甩杆(513)、排出端(514)、通盒(515),所述限位顶块(511)远离重力甩杆(513)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通盒(515)内部远离重力甩杆(513)一端,所述排出端(514)与通盒(515)底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水端(512)与通盒(515)顶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重力甩杆(513)远离限位顶块(511)一端与通盒(515)内部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通盒(515)整体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盖板(56)内部;
生物转盘在通入污水后通过转轴(3)带动其进行高速旋转,由于固定轴(53)与转轴(3)相连接在固定在一起,盖板(56)在以围绕固定轴(53)为轴心跟随转轴(3)进行同向高速旋转,而正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4)与反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7)内部设有相反方向的环盖(5411),当盖板(56)围绕固定轴(53)进行顺时针旋转时,正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4)与反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7)分别沿滑动槽条(55)向远离固定轴(53)一端通过旋转时,离心力加强机构(542)由于加重所产生的离心力,带动其整体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对复位弹簧(52)进行压缩,当正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4)将弹簧压缩到极限值时,环盖(5411)由于外部一端的重量大于内部,当整体趋于固定时,菌种装载机构(541)通过持续旋转对环盖(5411)做功,使其拉伸复位弹簧(5413)并朝远离弹簧固定板(5414)一端移动开启,在培养槽(5444)内部的原种菌液溢出进入污水中进行净化,当净化完成后培养槽(5444)内部充满新培养菌液,在停止转动后,环盖(5411)复位将菌液封闭在培养槽(5444)中,进行封闭培养,当净化完成的水排水后,污水再次进入时,转轴(3)逆向旋转正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4),以封闭培养菌种,反向离心菌种培养机构(57)通过上述相同步骤开启,并将其内部原菌液与污水混合进行净化,由此往复间歇菌种供应保证微生物菌种的纯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河县正源供水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商河县正源供水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04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