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6387.1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4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泰鹏冷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18 | 分类号: | F01P11/18;F01P11/04;F01P11/00;F01P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结构包括散热器、高效冷却装置、机架、发动机、风机头、防护罩壳、动力电机机构、散热机构、活塞推动机构、高效冷却机构、动力传输机构、滚轮配合机构、冷却液检测机构,散热机构安装于防护罩壳的上表面,本发明采用高效冷却装置,该装置有效的提高了对发动机的冷却速度,且能够通过水位检测计实时检测冷却液的用量,当冷却液快使用结束时,能够马上通知工作人员,防止因未能及时补充冷却水而造成发动机出现故障或影响零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车用发动机冷却能力调节方式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控制,即利用电子控制单元对电子水泵、电子节温器及电子风扇实行智能控制,最大限度减少发动机的传热损耗和机械损耗,目前设备经常由于冷却液使用完,没能及时补充,导致发动机出现故障,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且对发动机的冷却速度较慢,从而影响发动机内部结构的性能,容易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结构包括散热器、高效冷却装置、机架、发动机、风机头,所述散热器的一端与发动机的末端相连接,所述发动机的正下方设有机架,并通过电焊焊接在一起,所述高效冷却装置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发动机的内部,所述发动机的首端与风机头的一端机械连接,所述高效冷却装置包括防护罩壳、动力电机机构、散热机构、活塞推动机构、高效冷却机构、动力传输机构、滚轮配合机构、冷却液检测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安装于防护罩壳的上表面,所述动力电机机构的末端与动力传输机构的一端相啮合,所述动力传输机构与散热机构配合连接,所述动力电机机构的末端与滚轮配合机构的另一端相啮合,所述滚轮配合机构的首端与活塞推动机构的末端相扣合,所述活塞推动机构的首端与高效冷却机构的一端相嵌套,所述冷却液检测机构与高效冷却机构的末端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电机机构包括固定顶板、伺服电机、轴承、蜗轮杆、第一锥齿轮,所述固定顶板的末端与伺服电机的首端通过电焊焊接在一起,所述伺服电机的末端设有轴承,所述蜗轮杆的首端相嵌套于轴承与伺服电机的末端相连接,所述蜗轮杆的末端与第一锥齿轮的首端相焊接,且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端与滚轮配合机构的另一端相啮合,所述蜗轮杆的外表面与动力传输机构的一端相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过滤网、风机、第一直齿轮、转轴、第二直齿轮、传动皮带、皮带轮,所述过滤网的正下方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末端与第一直齿轮的首端相嵌套,所述第一直齿轮的另一端与第二直齿轮的一端相啮合,且呈垂直状态,所述转轴的首端与第二直齿轮的另一端通过电焊焊接在一起,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传动皮带的首端相贴合,所述转轴通过传动皮带的一端与皮带轮相贴合,所述皮带轮的正表面与动力传输机构的一端相扣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塞推动机构包括一号单向阀、活塞杆、连接管道、二号单向阀、缸体、滑套、传输管道,所述一号单向阀安装于缸体的首端,所述连接管道的首端与一号单向阀的末端相嵌套,所述活塞杆的首端与缸体嵌套连接,所述活塞杆的末端与滑套相扣合,且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二号单向阀的一端与传输管道的首端相嵌套,所述滑套的正表面与滚轮配合机构的首端相扣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高效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管、传输槽、密封罩,所述传输槽的一端与密封罩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冷却管安装于密封罩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主动轮、主动杆、平行滑槽、复位弹簧、推杆、支撑架,所述主动轮的正表面与主动杆的一端相扣合,所述主动杆的另一端与推杆的一端相扣合,且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推杆与复位弹簧相嵌套,所述平行滑槽的末端与支撑架的首端通过电焊焊接在一起,所述主动轮与蜗轮杆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皮带轮的正表面相扣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泰鹏冷却器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泰鹏冷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6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冷却系统和用于其中的箱体以及作业机械
- 下一篇:水空中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