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复用信号伪随机码盲估方法、误码纠错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6288.3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0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康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7106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复用 信号 随机 码盲估 方法 纠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复用信号伪随机码盲估方法、误码纠错方法及装置,其通过使用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多路复用信号并对其跟踪,通过滤波器滤去其他分量信号,得到基准信号;使用基准信号与该基准信号的相位旋转因子求得该多路复用信号的基带信号;在本地生成参考复信号组,利用该参考复信号组和基带信号建立相关性模型,求得多路复用信号各分量信号的伪随机码符号组合。本发明在对于多路复用信号的随机码解析中,可以根据一个各分量信号的伪随机码信息,有效的解析其他各分量的伪随机码符号组合,从而确保了导航定位的精确性。并且的,本发明的误码纠错方式简单,纠错效率高,解码后的误码率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路复用信号伪随机码盲估方法、误码纠错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自2017年11月起,北斗全球组网系统建设进入快车道,截止目前,北斗三号系统已经成功发射8颗北斗三号卫星,组建成最简系统,北斗三号增加了星间链路、全球搜索救援等新功能,播发更优的导航信号。北斗三号在技术体制上全面向前兼容北斗二号,在北斗二号向北斗三号过渡过程中,能够确保老用户无感知,新用户提性能,最终完成技术的新老更替。北斗三号在B1(1575.42MHz)、B2(1191.795MHz)和B3(1268.52MHz)频点播发新型导航信号,并于2017年12月和2018年2月在官方网站上发布B1C、B2a及B3I接口控制文件。B3频点信号采用Dual-QPSK调制,该调制方式包含4个信号分量,只有B3I信号提供公开服务。
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中,经常用到伪随机码。伪随机码是一种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的测距码,其与随机二进制码有类似的自相关(编码随机产生)性质,但是其所使用的编码为已知的、可预测、可重复产生的。其测距方法为:由地面站伪随机码发生器产生一伪随机码符号组合发送至卫星,由卫星接收后转发到地面站,通过相位比较器对比最初发送的伪随机码符合组合,根据相位差来确定延时以至于求得距离。由此可知,对伪随机码的解析以及对接收的伪随机码进行误码纠错是十分重要的。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多路复用信号的伪随机码的解析只能针对公共信号(在北斗卫星系统中的民用信号)进行,而对于授权信号(在北斗卫星系统中的军用信号)来说,却不能解析其伪随机码,对其进行跟踪、评估,从而导致不能有效地对授权信号解码,从而导致授权信号误码率高;并且的,信号在通过信道后受其影响会产生误码,现有技术不能有效的检验授权信号的伪随机码是否发生错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路复用信号伪随机码盲估方法、误码纠错方法及装置,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复用信号伪随机码盲估方法、误码纠错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路复用信号伪随机码盲估方法、误码纠错方法及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路复用信号伪随机码盲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多路复用信号并对其跟踪,通过滤波器滤去其他分量信号,得到基准信号;
S2:使用基准信号与该基准信号的相位旋转因子求得该多路复用信号的基带信号;
S3:在本地生成参考复信号组,利用该参考复信号组和基带信号建立相关性模型,求得多路复用信号各分量信号的伪随机码符号组合。
可选的,在S1中,得到基准信号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1:使用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多路复用信号并对其跟踪,得到其载波多普勒估计值和初相位估计值
S102:利用本地载波信号和接收信号相乘并通过滤波器后可得到接收信号:
由于接收信号信噪比高于30dB,因此载波多普勒估计初相位估计值因此基准信号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62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字节流通信的数据包分包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