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纤增强热塑复合材料中玻纤保留长度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4858.5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4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坚;张萍;章建忠;崔峰波;冉文华;崔丽荣;沈林峰;袁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1/44;G01N1/38;G01N1/34;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冬梅;苗源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纤 热塑复合材料 玻纤增强 测试 待处理物 保留 测试样品表面 图像分析软件 采集 光学显微镜 统计学原理 图像分析仪 测试样品 分布概率 分散处理 分散介质 树脂 显微镜 称取 根数 烘干 去除 投射 制样 图片 测量 屏幕 统计 | ||
1.一种玻纤增强热塑复合材料中玻纤保留长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需测试预定根数的玻纤时所需的待测玻纤增强热塑复合材料的理论质量;
称取所述理论质量的所述待测玻纤增强热塑复合材料作为测试样品,去除所述测试样品表面的树脂及助剂,得到待处理物;
将所述待处理物放置于玻纤承载容器中,利用分散介质进行分散处理后,烘干;
利用显微镜选取烘干后的若干个玻纤区域,并将所述玻纤区域投射至屏幕上,采集图片;
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所述图片中的玻纤实际保留长度,根据测量结果统计所采集的图片中玻纤的保留长度及分布概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质量按照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Nf为需测试预定根数的玻纤数量,取值1000~100000根;Lf为所述待测玻纤增强热塑复合材料中的理论玻纤长度;ρf为所述待测玻纤增强热塑复合材料中的理论玻纤密度;Df为单根玻纤的理论直径;Wf为所述待测玻纤增强热塑复合材料中的玻纤重量百分比含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所采集的图片中玻纤的保留长度及分布概率包括:
选取所述图片中n≥400根玻纤的实际保留长度按照下述公式进行统计:
所述保留长度所述分布概率
式中,Li为每根玻纤的实际保留长度,ni为实际保留长度为Li时的玻纤根数,为玻纤实际保留长度在La与Lb之间的玻纤根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所述测试样品表面的树脂及助剂包括:对所述测试样品进行灼烧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承载容器为直径为60~150mm的透明培养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分散介质将所述待处理物中的玻纤进行分散处理包括:将所述待处理物放入分散介质中后,利用超声波进行超声分散处理预定时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介质为乙醇、水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镜为偏光显微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镜的物镜倍数为1.5X~20X。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的所述玻纤区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5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48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错混料自动识别点数机及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护膜检测方法及保护膜检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