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井桥架穿现浇混凝土楼板一次成型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1048.4 | 申请日: | 201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2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勇;许敏;焦勇;何双红;蔡岩;魏会娟;雷涛涛;王宏;邵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E04B5/3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23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井 桥架穿现浇 混凝土 楼板 一次 成型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竖井桥架穿现浇混凝土楼板一次成型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采用的工装包括竖井桥架预留洞成型模具和用于成型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木模板(6),所述竖井桥架预留洞成型模具包括底板(1)、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围板和设置在所述围板顶端的盖板(3),所述底板(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竖井桥架穿过孔(1-1),所述竖井桥架穿过孔(1-1)的外形尺寸与竖井桥架(5)的外形尺寸相匹配,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围板内表面相匹配的扣合部,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各层现浇混凝土楼板和竖井桥架预留洞的成型:
步骤10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地面上预埋用于定位竖井桥架预留洞位置的定位板,并在所述定位板上采用划线的方式标记出定位基准孔和检验基准孔的位置;
步骤102、铺设木模板(6),根据步骤101中所述定位板上标记出的定位基准孔和检验基准孔的位置,在所述木模板(6)上确定所述竖井桥架预留洞成型模具的安装位置,并将所述竖井桥架预留洞成型模具固定安装在所述木模板(6)上;
步骤103、现场浇筑混凝土成型现浇混凝土楼板(7),待现浇混凝土楼板(7)凝固后,拆除木模板(6)和盖板(3),所述围板作为所述竖井桥架预留洞的止水台,所述底板(1)作为所述竖井桥架预留洞的防火底板;
步骤104、重复进行N次步骤102和步骤103,由下至上依次完成N层的现浇混凝土楼板(7)和N层的所述竖井桥架预留洞的成型,其中,N为正整数;
步骤二、竖井桥架的安装:
吊装所述竖井桥架(5),使所述竖井桥架(5)穿过所述竖井桥架预留洞;
步骤三、竖井桥架内电缆的铺设;
步骤四、各层现浇混凝土楼板与竖井桥架之间防火层的施工:
在各层现浇混凝土楼板(7)上的底板(1)的上下两个表面涂抹防火涂料,接着,待所述防火涂料干透后,在各层现浇混凝土楼板(7)上的所述围板与所述竖井桥架(5)之间均填充防火材料,之后,在所述防火材料的表面涂抹防火泥,形成防火层(8);
不需要在现浇混凝土楼板下板面铺设防火底板,减少了施工工序;
所述竖井桥架穿过孔(1-1)为矩形孔,所述围板为由两个平行布设的第一侧板(2-1)和两个平行布设的第二侧板(2-2)拼接组成的矩形围板,所述矩形围板的顶端高于现浇混凝土楼板(7)上板面50mm~80mm;
步骤102中,根据步骤101中所述定位板上标记出的定位基准孔和检验基准孔的位置,在所述木模板(6)上确定所述竖井桥架预留洞成型模具的安装位置,并将所述竖井桥架预留洞成型模具固定安装在所述木模板(6)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1、在所述定位基准孔的中心位置处放置红外投线仪,利用所述红外投线仪测量定位,在每一层的木模板(6)上开设定位孔,并在所述定位孔的一侧开设校验孔,再在所述校验孔的中心位置处采用铅垂线校直的方式对每一层的所述竖井桥架预留洞成型模具的安装位置进行校验;
步骤1022、首先采用螺钉(9)将底板(1)与木模板(6)固定连接,再在所述围板的顶端安装盖板(3),之后,采用圆钢将底板(1)与楼层接地网的梁内钢筋固定连接;
步骤1023、在所述竖井桥架预留洞成型模具周边绑扎加强钢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桥架穿现浇混凝土楼板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1)与底板(1)之间以及第二侧板(2-2)与底板(1)之间均设置有筋板(4)。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井桥架穿现浇混凝土楼板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由多个挡块(3-1)共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10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内窥镜、操作臂、从操作设备及手术机器人
- 下一篇:半导体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