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井井身深孔固结灌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8200.3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严开义;张辉;杨小龙;司医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徐金伟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井 灌浆孔 钻孔 灌浆 固结灌浆 质量检查 井身 深孔 均匀排布 施工步骤 数量减少 随机选取 钻孔排布 作业平台 便捷性 松动圈 搭设 均布 内冲 起钻 施工 竖直 围岩 钻进 冲洗 灌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竖井井身深孔固结灌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钻孔排布,沿竖井四周均匀排布灌浆孔,在竖井的围岩松动圈的范围内进行钻孔;步骤2:钻孔钻进,至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停钻,起钻;步骤3:清理钻孔,钻孔灌浆,向钻孔内冲水对钻孔进行冲洗;步骤4:待整个灌浆区域灌浆完成后,随机选取5%的灌浆孔进行质量检查,对于质量检查不合格的灌浆孔应进行补灌或者重新灌注。采用在竖井四周均布灌浆孔,再进行固结灌浆的施工步骤,无需在竖井内搭设作业平台,提高了灌浆作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采用开设竖直灌浆孔,取代横向灌浆孔,使竖井周围灌浆孔的数量减少,且能够连续的进行施工,有效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竖井固结灌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竖井井身深孔固结灌浆方法。
背景技术
固结灌浆是利用钻孔将高标号的水泥浆液或化学浆液压入岩体中,使之封闭裂隙,加强基岩的完整性,达到提高岩体强度和刚度的目的。目前,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垂直于井壁的布孔形式进行逐层灌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通过搭设脚手架平台或者采用吊装平台逐层进行钻孔灌浆,该方法需要逐层进行钻孔灌浆,因此随着竖井深度的增加,钻孔灌浆的难度随之增加,安全风险越大,而且因未提前预埋灌浆管,导致在钻孔时碰到钢筋时一般采用挪孔重打或者直接打断钢筋继续钻进的处理办法,导致混凝土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封孔后有部分孔容易从封孔部位渗水。该种施工方法的检查孔施工也需要逐层进行,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周期相对较长,且由于作业环境危险,质量不易监控;
混凝土浇筑前完成钻孔,并提前预埋灌浆管,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进行灌浆作业,同样也需要搭设平台,该施工方法一般在竖井开挖时即对灌浆孔位进行了钻孔,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灌浆管预埋,但由于该种方法同样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逐层进行钻孔灌浆,与第一种方法一样随着竖井深度的增加,钻孔灌浆的难度随着增加,安全风险越大。但较第一种对混凝土与钢筋的保护要好,但仍有部分预埋管在拆模后存在找不到的情况,与第一种方法相同的是,部分孔在封孔后容易从封孔部位渗水,该种施工方法的检查孔施工也需要逐层进行,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周期相对较长,且由于作业环境危险,质量不易监控;
竖井衬砌采用滑模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完成钻孔,随混凝土浇筑时进行灌注,该施工方法一般在竖井开挖时即对灌浆孔位进行了钻孔,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灌浆管预埋,随滑模浇筑时进行灌浆作业,但由于部分孔段耗浆量大或者说相互串浆的情况,容易出现影响滑模浇筑和质量出现问题的情况,该种施工方法的检查孔施工同样也需要逐层进行,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周期相对较长,由于现有技术的布孔形式,导致不论采用何种办法施工,均存在高处作业的安全风险,同样由于布孔形式,导致平均每个孔仅3~5m,但孔数繁多,施工周期一般较长,对井壁的混凝土及混凝土内钢筋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对竖井井壁的美观有一定影响,由于施工环境的危险性,一般情况下质量不易监控。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提出一种竖井井身深孔固结灌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竖井井身深孔固结灌浆方法,采用在竖井四周均布灌浆孔,再进行固结灌浆的施工步骤,无需在竖井内搭设作业平台,提高了灌浆作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采用开设灌浆孔,使竖井周围灌浆孔的数量减少,且能够连续的进行施工,有效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竖井井身深孔固结灌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钻孔排布,沿竖井四周均匀排布灌浆孔,在竖井的围岩松动圈的范围内进行钻孔;
步骤2:钻孔钻进,采用XY-2地质钻机进行钻孔的钻进,在XY-2地质钻机的底部通过地锚固定,至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停钻,起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8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