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角度双面打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4828.6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2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黎耀南;吴春桥;剪元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B24B23/02;B24B27/00;B24B55/05;B24B55/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王杰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角度 双面 打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角度双面打磨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转动基座,两个转动基座上分别安装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电机和打磨片,两组打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套筒轴线的两侧。本发明的可调角度双面打磨机能够快速、精确地对工件的直角面或其它夹角的两个面同时进行打磨,保证了打磨角度和两个面的平整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对工件的棱角打磨时,无法同时打磨棱角的两个面,影响棱角的打磨观感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角度双面打磨机。
背景技术
机械设备中,包含多种加工设备,其中打磨设备便是常用设备之一,其用于对金属或非金属的工件表面进行打磨,剔除工件表面的毛刺、凸出颗粒,确保工件精度。
但目前的打磨机只能进行单面打磨,要保证工件的直角或其它角度必须采用机床打磨机,先完成一个面的打磨,再将工件转角进行另一面的打磨。这样的方式只适合便于移动、结构简单的工件打磨。对一些棱角较长、打磨路径不规则的工件无法保证棱角两个面的夹角加工精确度。
鉴于此,亟需发明一种对棱角两个面同时进行打磨,且满足直角或多角度定型打磨的手提式打磨机,提高棱角打磨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当对工件的棱角打磨时,无法同时打磨棱角的两个面,影响棱角的打磨观感质量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角度双面打磨机,它能够快速、精确地对工件的直角面或其它夹角的两个面同时进行打磨,保证了打磨角度和两个面的平整度。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调角度双面打磨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转动基座,两个转动基座上分别安装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电机和打磨片,两组打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套筒轴线的两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套筒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动基座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动基座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内圈沿套筒轴向分为连接段与限位段两部分,其中,连接段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限位段设有一圈第一内齿轮,所述打磨组件安装于环状结构的外圈。
上述方案中,所述双面打磨机还包括两个基座角度限位环,两个基座角度限位环分别设置于两个转动基座的外侧,并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基座角度限位环的内圈设有与所述第一内齿轮形状相同的第二内齿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双面打磨机还包括弹性复位销轴,所述弹性复位销轴包括穿插于所述套筒中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沿轴向设置一前一后两个间隔的齿轮头,一个齿轮头匹配一组转动基座和基座角度限位环:齿轮头的长度等于第一内齿轮与第二内齿轮之和,齿轮头同时与第一内齿轮、第二内齿轮啮合;两个齿轮头之间设有固定于中心轴上的限位板,所述套筒内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限位板与挡板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体为L形结构,L型结构的长边末端设置手柄,手柄内置开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机的启动、关闭、正转、反转操作;所述套筒固定安装于L型结构的短边下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双面打磨机还包括防尘罩,防尘罩安装于所述机体上,所述打磨组件位于防尘罩内,所述防尘罩顶部设有设备接口,用于连接外部吸尘装置和喷水雾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可调角度双面打磨机能够快速、精确地对工件的直角面或其它夹角的两个面同时进行打磨,保证了打磨角度和两个面的平整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对工件的棱角打磨时,无法同时打磨棱角的两个面,影响棱角的打磨观感质量的问题。
2、本发明的可调角度双面打磨机结构设计紧凑,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48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