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丙硫唑和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3669.8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邹凯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18 | 分类号: | A01N47/18;A01N37/50;A01P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邹迅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安顺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物重量 苯氧菌胺 防治水稻稻瘟病 杀菌组合物 混合物 农药技术领域 三唑类杀菌剂 润湿分散剂 唑类杀菌剂 协同增效 防冻剂 内吸性 消泡剂 用药量 增稠剂 重量比 抗性 广谱 混配 | ||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丙硫唑和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制成:占组合物重量5%至50%的活性成分、占组合物重量2%至6%的润湿分散剂、占组合物重量0.1%至0.4%的增稠剂、占组合物重量3%至5%的防冻剂、占组合物重量0.4%至0.6%的消泡剂以及余量的水,所述活性成分为丙硫唑和苯氧菌胺的混合物,丙硫唑和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4):(1~4)。本发明所用的丙硫唑是内吸性丙硫唑类杀菌剂,苯氧菌胺是广谱三唑类杀菌剂,相互混配不会产生低触,可协同增效,即混合物的活性大于单独组分的活性,减少用药量,减缓抗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农业病害的药剂组合物,更特别涉及将药剂组合配制成悬浮剂,用于农业生产上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背景技术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流行年份—般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人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菌丝生长温限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
2012年,贵州道元生物植物源农药研究所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和益佰制药苗药研发团队成功研制丙硫唑创新型绿色杀菌剂。丙硫唑(阿苯达唑)是一种人用杀虫杀菌成分,对植物多种混发病害和病原体感染都有抑制作用。属于内吸性丙硫唑类新一代农用杀菌剂,具有预防保护、内吸治疗、渗透传导作用。杀菌谱广,具有较强的作用方式和生物活性的互补性。为高效、低毒、真正的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也具有活性高、持效期长、内吸性强、施药时间灵活的特点,它对的褐斑病有较好防效。
苯氧菌胺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
但无论是丙硫唑还是苯氧菌胺单剂使用时,对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均不显著,起不到明显的防治作用。因此,进一步研究丙硫唑或苯氧菌胺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丙硫唑和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以解决目前水稻稻瘟病难以长期防治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丙硫唑和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制成:占组合物重量5%至50%的活性成分、占组合物重量2%至6%的润湿分散剂、占组合物重量0.1%至0.4%的增稠剂、占组合物重量3%至5%的防冻剂、占组合物重量0.4%至0.6%的消泡剂以及余量的水,所述活性成分为丙硫唑和苯氧菌胺的混合物,丙硫唑和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4):(1~4)。
所述丙硫唑和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2):(1~4)。
所述丙硫唑和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3。
所述润湿分散剂为农乳600-1。
所述增稠剂为黄原酸胶。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
所述消泡剂为甲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3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