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复合车辆构件的方法和压制模具以及复合车辆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3663.0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A·伯切尔;G·福特迈尔;F·赫克尔;M·克尔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5/26;B32B9/00;B32B9/04;B32B15/02;B32B15/14;B32B15/18;B32B17/02;B32B17/12;B32B27/02;B32B27/04;B32B27/12;B32B27/3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骏 |
地址: | 德国帕***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构件 复合构件 金属构件 纤维材料 压制模具 接合 纤维增强塑料 复合 纤维材料层 功能部件 功能构件 金属部件 三维成形 时效硬化 成形 冲挤 堆叠 汇合 制造 压制 机动车 | ||
1.用于制造复合构件(1、18)的方法,该复合构件包括金属构件(3、24)和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功能构件(4、23),其中,将所述金属构件(3、24)和纤维材料(7)在压制模具(2、19)中汇合并在压制过程中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压制过程中通过冲挤将所述纤维材料(7)三维成形为功能构件(4、23)、并使其至少部分地时效硬化并且直接与金属构件(3、24)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壳状的金属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制过程中将金属板成形为所述金属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制过程中将功能构件(4、23)成形成肋条状或隔板状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具有至少局部区域结构化的表面的金属构件(3、2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制过程之前至少在局部区域上将增附剂、尤其是粘合剂施加到金属构件(3、24)上和/或纤维材料(7)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制过程之前至少局部地加热金属构件(3、2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制过程之前和/或期间和/或之后加热纤维材料(7)。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制过程之前为金属构件(3、24)局部区域地设置覆盖物、掩模或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功能构件(4)相邻的区域中在金属构件(3)的表面(4)上形成纤维增强塑料层(25)。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塑料的纤维选自下述组: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玻璃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金属纤维和/或矿物纤维、尤其是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纤维材料层堆叠形式的纤维材料(7)。
13.复合构件,其包括金属构件(3、24)和与金属构件(3、24)接合的、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功能构件(4、23),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构件(4、23)按照冲挤技术由纤维材料(7)制成并且在冲挤过程中直接与金属构件(3、24)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构件(3)在横截面中是U形的并且具有一个基部腹板(5)和两个侧腿(6),并且所述功能构件(4)在各侧腿(6)之间横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构件(4)与基部腹板(5)和/或侧腿(6)接合。
16.机动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构件(1)或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复合构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36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带增韧蜂窝芯体的夹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弹性垫制备方法及其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