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调节温度功能的智能型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1708.0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0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钢;姜殿伟;张筱峰;邓兰西;田一迪;丁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F28F2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赵艾亮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换热器 转动管 底端 冷却机构 冷却介质 温度功能 转动连接 固定座 介质箱 支撑柱 支管 冷却 半导体制冷片 介质输出管 介质输入管 顶端连接 换热性能 加快冷却 降温能力 冷却能力 连接介质 出水管 进水管 可调节 输出管 循环泵 底脚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温度功能的智能型换热器,涉及换热器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底端固定设有底脚,所述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转动管,两个转动管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两个所述转动管之间连接冷却支管,冷却支管的外部套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顶端连接介质输入管,所述换热管的底端连接介质输出管,介质输出管的底端连接冷却机构,冷却机构连接循环泵,本发明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加快冷却介质的降温能力,并且能够调节冷却介质的温度,通过设置第一介质箱和第二介质箱能够提供多种冷却介质,来改变冷却能力,从而具备良好并可调节的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调节温度功能的智能型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目前,板式换热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板式换热器多采取全焊接形式进行安装,在换热板束结垢或堵塞时,清洗比较困难,在换热板束破损时,也不便于更换破损的换热板束,导致整体报废,浪费了资源;以及,传统技术中的板式换热器还存在刚度较低、耐压性较差、换热效率欠、热损失较多等不足。
公开号为CN20533286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可拆通用型高热效率板式换热器,其主要是通过对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后立柱、上导杆、下导杆、周侧定位杆、换热板组件、第一介质换热管、第二介质换热管及滚轮组件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之换热器具有优越的换热性能,其热损失较少,同时,其具有方便拆卸、清洗、更换、组装等优点,可按需要组配适用于不同场合。但是其在有特定换热温度需求时,无法根据需求来调节换热能力和温度,具有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节温度功能的智能型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调节温度功能的智能型换热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底端固定设有底脚,所述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转动管,两个转动管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两个所述转动管之间连接冷却支管,冷却支管的外部套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顶端连接介质输入管,所述换热管的底端连接介质输出管,所述介质输出管的底端连接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连接循环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传导板,所述传导板的一侧设有蛇形降温管,所述蛇形降温管的一端与介质输出管相连接,所述蛇形降温管的另一端连接循环输入管,所述循环输入管连接循环泵的输入端,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循环输出管,所述第一循环输出管连接介质输入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导板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固定连接制冷板,所述制冷板与传导板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散热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换热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管上固定连接手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管包括侧固定管和中间转动管,所述中间转动管内设有流量阀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导板上固定连接固定卡,所述固定卡与蛇形降温管卡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循环输出管连接介质选择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1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