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线路关联天气因素数据网格化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1358.8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8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卢耀华;王胜明;徐泰山;陈彬;郭剑;郭晓君;郁琛;常康;项震;黄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关联 天气 因素 数据 网格 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输电线路关联天气因素数据网格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设定研究范围的地理网格模型;
基于所述地理网格模型及输电线路中的杆塔的地理位置,分别针对各个输电线路确定出由该输电线路经过的格点组成的格点集合;
根据格点和气象测点的地理位置以及气象测点各类气象要素的有效测量范围,确定出各输电线路在气象测点各类气象要素的有效测量范围内各个格点的气象要素候选值;
基于各个格点的气象要素候选值、气象测点测量数据和区域天气预报数据,确定出地理网格模型中所有格点的气象要素数值;
针对各输电线路,从输电线路所经过的格点集合中,依据气象要素对输电线路影响的原则,选取对各输电线路运行影响最大的气象要素值,作为各输电线路的关联气象要素值;
所述根据格点和气象测点的地理位置以及气象测点各类气象要素的有效测量范围,确定输电线路在气象测点各类气象要素的有效测量范围内各个格点的气象要素候选值中,包括:
当气象测点与格点的距离小于其有效测量范围,则该气象测点测量的气象要素数据对该格点有效,其中,气象测点与格点间的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Gi(ji,wi)表示中心点经度为ji维度为wi的格点;Wn(jn,wn)表示经度为jn维度为wn的气象测点;D(Gi(ji,wi),Wn(jn,wn))表示格点Gi(ji,wi)与气象测点Wn(jn,wn)之间的距离;R表示地球的半径;π表示圆周率;
所述根据格点和气象测点的地理位置以及气象测点各类气象要素的有效测量范围,确定输电线路在气象测点各类气象要素的有效测量范围内各个格点的气象要素候选值中,还包括:
对于气象测点有效测量范围内格点的降雨量、湿度和风速均使用该气象测点的测量值作为其对应格点气象要素候选值;
对于气象测点测量的气压值,气象测点所在格点使用其测量值作为该格点的候选气压值,该气象测点有效测量范围内的其他格点根据公式(5)确定格点的候选气压值;所述公式(5)具体为:
式中,表示格点Gi的候选气压值;表示格点Gi的海拔高度;表示气象测点Wn测量的气压数值;表示气象测点Wn的海拔高度;
对于气象测点测量的温度值,气象测点所在格点使用其温度测量值作为该格点的候选温度值,该气象测点有效测量范围内的其他格点根据公式(6)确定格点的候选温度值;所述公式(6)具体为:
其中,表示格点Gi的候选温度值,表示气象测点Wn测量的温度值,表示格点Gi的海拔高度,表示气象测点Wn的海拔高度,Δt表示海拔每上升100米的温度变化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关联天气因素数据网格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地理网格模型及输电线路中的线路杆塔的地理位置,确定由输电线路经过的格点组成的格点集合,具体包括:
将该输电线路中的杆塔按照位置序号升序排列;
判断出输电线路所经过的格点;
基于输电线路经过的格点和杆塔所在的格点确定输电线路经过的格点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13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台区拓扑图绘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城市配位数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