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振弦式传感器和单向射频芯片的地下停车井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8363.8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8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杨小方;周林光;严敬忠;陈希;江海波;许明星;金仲远;王斌;林彬;朱扬光;谷舒;叶瑶瑶;金苗苗;季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城市资源开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弦式传感器 单向射频 支护桩 土体 应力变化 芯片 停车井 预警 数据采集处理器 检测系统软件 钢筋混凝土 接收服务器 水泥搅拌桩 钻孔灌注桩 基坑 导线连接 电脑屏幕 软件设置 软土地区 事故发生 通讯模块 土建结构 无线传播 测试坑 人监测 地下 内墙 水围 下载 主筋 接通 坍塌 警戒 发射 | ||
一种带振弦式传感器和单向射频芯片的地下停车井结构与现有软土地区基坑技术一样,都具有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围幕,钻孔灌注桩作为支护桩,在支护桩内侧有钢筋混凝土内墙,其特征在于,在支护桩主筋上焊有测试坑外土体侧应力的振弦式传感器,并通过导线连接到井外数据采集处理器,再由导线接通讯模块,进入设有单向射频芯片的通讯模块后发射,在远处接收服务器下载该检测系统软件,在电脑屏幕上,调看坑外土体应力变化曲线图,峰值超出软件设置指标即预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通过无线传播,实时多人监测土建结构外侧土体应力变化,一旦应力超过警戒数据,及时预警,避免坍塌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振弦式传感器和单向射频芯片的地下停车井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建筑基坑工程出现过不少事故,主要是坑壁坍塌并危及周边马路或建筑物。有时单个基坑工程便会造成数千万元重大损失。究其原因,是未实时动态监控坑外土压力变化。一埸暴雨,地下水位上升,坑外土体的力学性质发生改变,未及时采取加固措施,直至坑壁坍塌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振弦式传感器和单向射频芯片的地下停车井结构,能在我国沿海软土地基的城市施工与使用,可以让多人多处及时通过无线,用电脑或手机实时监控与预警,保障停车井结构的施工安全。
本发明一种带振弦式传感器和单向射频芯片的地下停车井结构与现有软土地区基坑技术一样,都具有超过开挖深度5-10m的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围幕,有超过开挖深度8-30m的钻孔灌注桩作为支护桩,在支护桩内侧有钢筋混凝土内墙,其特征在于,在支护桩主筋上焊有测试坑外土体侧应力的振弦式传感器,并通过导线连接到井外数据采集处理器,再由导线接通讯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口,进入设有单向射频芯片的通讯模块后发射,在远处接收服务器下载该检测系统软件,在电脑屏幕上,调看坑外土体应力变化曲线图,峰值超出软件设置指标即预警。同样在手机下载该检测系统软件,在手机上同样可查到监测图表。
振弦式传感器由振弦、永久磁铁、线圈、夹紧装置和受力机构组成。振弦一端固定、一端连接在感压膜片上。
单向射频芯片通讯模块则由单向射频芯片、接地端口、电源端口、数据输入端口、数据输出天线和外壳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通过无线传播,实时多人监测土建结构外侧土体应力变化,一旦应力超过警戒数据,及时预警,避免坍塌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振弦式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单向射频芯片通讯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地面混凝土层,2水泥土止水帷幕,3压顶梁,4支护桩,5钢筋混凝土内墙,6数据采集处理器,7单向射频芯片通讯模块,8淤泥层,9粘土层,10卵砾石层,11水泥土加固止水带,12素混凝土封底层,13钢筋混凝土底板,14夹块,15固定端,16固定螺丝,17振弦,18软铁块,19线圈,20感压膜片,22永久磁铁,23传感器导线,24振弦式传感器,25数据输出天线,26电脑主机,27电脑视屏,28电源端口,29数据输入端口,30外壳,31单向射频芯片,32接地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一种带振弦式传感器和单向射频芯片的地下停车井结构实施例施工步骤如下:
①在地下停车井施工现埸,先施工钻孔灌注桩作为停车井结构支护桩(4),在桩身纵向主钢筋上设有按一定间距分布的12个感应土体侧压力的振弦式传感器(24),并将传感器导线(23)自支护桩(4)顶部牵出接至数据采集处理器(6),再将数据采集处理器(6)用导线接入单向射频芯片通讯模块(7)的数据输入端口(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城市资源开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城市资源开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8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