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料筒注汤口铝液清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8282.8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8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朴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41/04;B22D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筒 汤口 固定杆 铝液 铸造 吹气机构 清除装置 连接臂 上方处 铰接 筒口 残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料筒注汤口铝液清除装置,其设置在料筒筒口侧上方处,包括吹气机构和固定杆,固定杆一端固定在与料筒铰接的连接臂上,吹气机构固定在固定杆上且朝向料筒的注汤口。本发明具有能够清除铸造料筒注汤口残留铝液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铸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铸造料筒注汤口铝液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部件的生产是通过铸造实现的,通常将熔融状态下的铝液导入料筒内,料筒通过行车转运至铸造模具的浇筑口附近,然后将料筒与翻转机构相连,翻转机构驱动料筒进行翻转,料筒内的铝液从料筒的注汤口倾倒入铸造模具内。
现有的料筒在倾倒铝液之后,往往会在注汤口存在有铝液残留,残留的铝液冷却后容易在注汤口发生凝结,从而对注汤口产生一定的阻碍,影响后续正常倾倒铝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料筒注汤口铝液清除装置,其具有能够清除铸造料筒注汤口残留铝液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铸造料筒注汤口铝液清除装置,其设置在料筒筒口侧上方处,包括吹气机构和固定杆,固定杆一端固定在与料筒铰接的连接臂上,吹气机构固定在固定杆上且朝向料筒的注汤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铝液倾倒之后利用吹气机构朝向注汤口进行吹气,吹气机构喷出的高速气体冲击在注汤口残留铝液表面,将铝液从注汤口冲刷干净,从而达到清除注汤口残留铝液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吹气机构包括气管、气压调节阀和万向吹气管,气管与供气装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气装置为气管提供气体,气体首先在气压调节阀内进行调压,确保从万向吹气管喷出的气体速度足够将注汤口残留的铝液冲刷干净。万向吹气管可以朝向各个方向调节喷口的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万向吹气管外罩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端口铰接有可开闭的盖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铸造浇筑时,熔融的铝液温度很高,而万向吹气管一般为塑料制品,容易受到料筒口高温的蒸汽向侧上方蒸发的影响而导致损坏或减少使用寿命,而在万向吹气管外罩设的防护罩可以对万向吹气管起到保护作用,将万向吹气管与外界隔离,盖体可以控制防护罩的开闭,在不吹气时盖体闭合,防止高温蒸汽进入防护罩,在需要吹气时盖体打开,露出万向吹气管的吹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体通过气缸驱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气缸驱动可以节省人力,自动控制。避免工人靠近料筒进行操作,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上端边缘与防护罩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气缸固定在防护罩外壁上,气缸活塞杆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盖体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伸缩,带的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转动,从而控制盖体转动,实现盖体的自动打开与闭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为耐热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料筒筒口附近温度较高,为了避免气缸被损坏,因此采用耐热气缸,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筒通过翻转机构控制翻转,翻转机构包括与料筒外壁铰接的一对连接臂,连接臂远离料筒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转动轴上设有收线盘,收线盘上绕有翻转线,翻转线一端与料筒的筒底处设置的挂钩固定,转动轴的轴端设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轮时,收线盘转动,通过翻转线使料筒绕铰接轴转动,从而将料筒内的铝液倾倒入铸造模具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82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浇铸组件
- 下一篇:一种提高X7Ni9钢种自浇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