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导池一阶阻容系统参数的渐消记忆辨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5688.0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4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耿霖;张立勇;李霞;苏龙平;杜子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九州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6 | 分类号: | G01N27/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导池 一阶 阻容 系统参数 辨识 引线分布电容 溶液电导率 差分方程模型 系统响应信号 电导率 抗干扰能力 软测量技术 最小二乘法 采样时刻 采样信号 高速采样 激励信号 溶液电阻 在线测量 组合信号 慢时变 递推 时域 正弦 测量 转化 | ||
一种电导池一阶阻容系统参数的渐消记忆辨识方法,属于溶液电导率软测量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将电导率的测量转化为考虑引线分布电容影响的电导池一阶等效阻容系统参数的辨识,具体是采用正弦组合信号激励电导池系统,基于激励信号和系统响应信号经高速采样所得到的采样信号,针对所建立的电导池一阶等效阻容系统的时域差分方程模型,启动渐消记忆递推最小二乘法,获得溶液电阻和引线分布电容参数在各个采样时刻的估计值。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抗干扰能力强,估计精度高且完全实时,适用于慢时变情况下溶液电导率的在线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溶液电导率软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导池一阶等效阻容系统参数的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溶液电导率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参数。电极式电导率测量法是溶液电导率常用的测量方法,通过获得溶液电阻值进而得出电导率的结果。电极式电导率测量法需要考虑极化效应、电容效应和温度的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可采用恒温法或补偿法等予以抑制;极化效应可采用交流或脉冲激励来抑制;电容效应可采用软测量的方法加以抑制,即,将作为干扰的电容效应建入电导池等效阻容系统模型,基于对激励信号和系统响应信号等易测变量的测量,将溶液电阻(电导率)和分布电容的确定转化为参数估计问题,通过对电容效应进行估计来达到对其抑制的目的。
电容效应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引线分布电容和双电层电容。当溶液电阻较大或激励信号的频率较高时,双电层电容的影响可以忽略。如果只考虑引线分布电容,这时建立的是电导池一阶等效阻容系统模型。基于电导池一阶等效阻容系统模型的溶液电阻(电导率)软测量方法如下:(1)文献“崔鹏飞,张立勇,仲崇权,李丹.多频率方波激励阻容解耦软测量的数值模拟.仪器仪表学报,2010,31(1):154-160”采用多个频率的交流方波分别激励电导池,通过建立激励信号、响应直流电压信号与溶液电阻、引线分布电容两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对溶液电阻和引线分布电容进行估计,可削弱测量中多种不确定性的影响。该方法的缺点在于需要求解复杂的非线性优化,优化中存在迭代次数不确定的问题。(2)专利文献“周楷棣,张立勇,凌经纬,仲崇权,李丹.基于幅相特性检测的阻容解耦软测量方法(ZL 201010173466.3)”采用正弦信号激励电导池,利用对响应信号的多点采样值拟合出其函数形式,进而获得系统幅相特性参数,然后通过幅相特性与溶液电阻、引线分布电容的关系式求得它们的估计值。该方法中系统幅相特性参数的获取依然是基于最小二乘原理,优化求解同样存在迭代次数不确定的问题。(3)专利文献“张立勇,仲崇权,卢伟,杨春华,王家跃,李雄.电导率一阶阻容系统参数的动态滤波估计方法(ZL 201310002557.4)”采用正弦信号激励电导池,基于动力学系统动态滤波的方法,能以较高的精度对溶液电阻和引线分布电容的值加以实时估计。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递推计算的步数完全确定等优点,但该方法却是建立在某一时间段内溶液电阻和引线分布电容参数为定常的假设基础之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考虑引线分布电容影响的电导池一阶等效阻容系统模型,采用交流信号激励电导池,通过系统辨识的实时递推算法,准确估计溶液电阻值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将电导率的测量问题归结为电导池一阶等效阻容系统模型参数的辨识问题,建立电导池一阶等效阻容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为
其中,Rx为溶液电阻,Cp为引线分布电容,R1为分压电阻,U(s)为系统激励信号u(t)的拉普拉斯变换,Y(s)为系统响应信号y(t)的拉普拉斯变换。
采样周期记为Ts,采用后向差分法将式(1)差分化,令可得电导池一阶等效阻容系统的z传递函数为
式(2)可写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九州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九州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5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