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4233.7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9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赖良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晴川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16;C02F101/10;C02F101/30;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高江玲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菌种 污染水域 微生物菌种 原位修复 大水域 集胞藻 投放 污染 沼泽红假单胞菌 硫化氢 反硝化细菌 乳酸链球菌 氧化硫杆菌 泾阳链霉菌 快速分解 快速恢复 快速降解 水域水体 污染物质 亚硝酸盐 产碱菌 放线菌 米曲霉 絮凝物 自净 制备 生态平衡 水体 打捞 水域 水面 净化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一混合菌种;其中,第一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20~30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二混合菌种;其中,第二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10~15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三混合菌种;其中,第三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碱菌和米曲霉;打捞、收集浮于污染水域水面上的絮凝物,使水域水体得到净化。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可快速降解污染水域中含氮、磷等污染物质,快速分解转化水体中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恢复水域的生态平衡及自净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湖泊、池塘等水域的水体净化是一项难度极大、处理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当水中污染物不能与水彻底分离时,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水的透明度,进而阻碍水体中水生生物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水中生物、微生物、植物等健康生长,最终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分离的污染物因沉入水底而难于收集利用,并会再次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同时随着沉入污物的逐渐积累而影响水深,改变原有水生态环境,使水体完全丧失使用功能,并影响景观以及人类生活和健康。目前,水体治理方法主要有截流、疏浚、活水循环、河道人工增氧曝气、底泥覆盖、混凝、生态修复等方法。这些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涌水环境恶化的问题,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成本过高,效果不够显著。如何在短期内快速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及自净功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以快速降解污染水域中含氮、磷等污染物质,快速分解转化水体中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恢复水域的生态平衡及自净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包括步骤:S1: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一混合菌种;其中,第一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S2:20~30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二混合菌种;其中,第二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S3:10~15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三混合菌种;其中,第三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碱菌和米曲霉;S4:打捞、收集浮于污染水域水面上的絮凝物,使水域水体得到净化。
第一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8~109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5~20):1:(2~3)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菌种。
第二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8~109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0~15):1:(10~12):(2~3)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菌种。
第三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碱菌和米曲霉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7~108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2~3):1:(4~8):(5~6)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菌种。
第一混合菌种、第二混合菌种、第三混合菌种的投放体积比为1:(0.3~0.4):(1.4~1.6)。
第一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进行诱变的步骤。
诱变包括化学诱变和/或紫外诱变,优选为依次进行紫外诱变、化学诱变和紫外诱变。
优选地,紫外诱变采用的紫外灯的照射强度为25~28W,紫外灯与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的垂直距离为30~35cm,紫外照射的时间为20~28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晴川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晴川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4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硝化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