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自并联式末端试水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2337.4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2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杰;周文博;曲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慧云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7/50 | 分类号: | A62C3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灭火系统 设备设施 远程控制平台 运行状态信息 末端试水 显示面板 自动试水 并联式 湿式报警阀 水流指示器 高位水箱 故障隐患 水泵主管 水泵状态 电磁阀 立管 水中 支管 直观 监控 主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自并联式末端试水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远程控制平台对电磁阀的自动控制,实现了消防灭火系统的自动试水,同时远程控制平台的显示面板直观的显示了消防灭火系统试水系统中流量值压力值,水泵状态信息,水流指示器状态信息,湿式报警阀状态信息,以及立管、支管、水泵主管、高位水箱主管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末端试水中各设备设施不同的状态信息,在显示面板上显示不同的状态,不仅实现了自动试水,同时也能监控相关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信息,判断其是否存在故障,及时处理相关设备设施故障,有效的消除了消防灭火系统的故障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自并联式末端试水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2017)要求每个季度应对系统所有的末端试水阀进行一次放水试验,并规定从试水阀打开到喷淋水泵的启动的时间应小于5分钟、水流量不小于1L/s、末端压力不小于0.05MPa,从而判断自动喷水系统的启动、报警及设备联动是否存在故障,达到对自动喷水系统功能进行检验的目的。
传统的末端试水系统一般由连接管、压力表、控制阀及排水管组成,需要采用人工方式逐一放水,检查系统启动、报警功能及出水是否符合要求。然而,对于大型建筑,末端试水装置较多,且布置较为分散,采用人工试水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容易出现试水的遗漏,管理难度较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慧消防的兴起,可以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通过对末端试水阀门进行远程操作,同时监测试水末端的压力、流量、以及自动喷水系统中关键设备的参数,并依据规范要求制定详细、系统的末端试水时间表,定期轮巡启动末端试水装置,实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远程、自动、定期的末端试水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末端试水方式的不足,提供一种手自并联式末端试水方法和系统,实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远程、自动、定期末端试水,从而减少传统人工试水所耗费的大量人力和时间,同时避免试水的遗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自并联式末端试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末端试水的计划,在远程控制平台上点击试水按钮,控制打开电磁阀,待电磁阀全开后,将电磁阀的全开状态反馈至远程控制平台,并记录电磁全开时的时间;
S2:根据末端试水的流量传感器和末端试水的压力传感器所监测的参数值,判断末端试水管路中的流量与压力情况,若流量和压力同时满足预设条件,进入下一步,若流量和压力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为管路故障,试水失败,电磁阀自动关闭,结束试水;
S3:将末端试水系统中支管、立管、以及高位水箱主管的运行状态反馈至远程控制平台,并将高位水箱主管流量开关状态判定结果和水流指示器状态判定结果反馈至远程控制平台;
S4:湿式报警阀的压力开关状态判定,若压力开关触发,则将压力开关已触发的状态信息反馈至远程控制平台,继续进行下一步,若压力开关未触发,则将未触发的状态信息反馈至远程控制平台,判定为湿式报警阀故障,试水失败,电磁阀自动关闭,试水结束;
S5:水泵启动判定,若水泵启动,则将水泵启动的状态信息反馈远程控制平台,继续进行下一步,若水泵未启动,则将水泵未启动的状态信息反馈至远程控制平台,判定为水泵故障,试水失败,电磁阀自动关闭,试水结束;
S6:记录水泵启动的时间,若水泵启动时间和步骤S1中电磁阀全开时的时间间隔大于等于5min,则试水失败,电磁阀自动关闭,试水结束;若水泵启动时间和步骤S1中电磁阀全开时的时间间隔小于5min,则试水成功,电磁阀自动关闭,试水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慧云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慧云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2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